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总看错运算符号和数字的原因 (教学随笔)

(2013-05-13 15:57:08)

学生总看错运算符号和数字的原因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聪明活泼,很讨人喜欢。可是他们做数学总是看错符号或者数字,不是把“+”号看成“÷”号,就是把“6”看成“9”。当老师问“30+5”等于多少,他们马上知道是“35”,可是交上来的作业,发现学生写的答案竟然是“30+5=6”。显然,学生又把“+”看做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作业中、考试时经常发生。老师强调过很多次,学生也难以改正。

    老师们往往会觉得很奇怪,比如“6”和“9”,“+”和“÷”,这些数字或者符号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孩子怎么硬生生就给看错了?其实孩子也不愿意出错,明明当时自己看的就是“6”,很认真地看了啊,结果还是看错了。这不能完全责怪孩子。孩子有一个特质,就是会把第一个进入记忆的东西当真,没有反复辨认的意识,当视觉反应错误的时候,他们已经接受并开始使用了。孩子已经很烦恼了,认为“我认真看了啊,这不能怪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时,老师认为孩子在狡辩,孩子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易导致老师与孩子剑拔弩张,相互失去信任。一些较为外向的孩子,容易陷入对自我的否定中,认为“我真笨”“这个都看错了,我是个笨孩子”;一些较为内向的孩子,容易陷入困惑,左右徘徊,不知所措。

     请大家注意,提前入学忽略了孩子的发育阶段 。有些家长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正好孩子表现得也很聪明,索性就把孩子送到学校里;还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太调皮了,担心孩子玩疯了,于是就把孩子送到学校的大熔炉里去“锻”去“炼”了。当孩子进入学校后,老师发现孩子很马虎。其实家长不明白,孩子年龄比同年级同学小,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也相对不健全,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不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也就出现了家长眼中的“马虎”。老师看到孩子总是将“6”和“9”,“+”和“÷”看错,很着急,于是反复提醒孩子要记清楚它们是不同的,有时还会略施惩罚。因为老师的提醒和威胁,孩子会很快建立起针对这两个问题的提醒机制,不会再看错。可是没过几天,孩子又会“故技重演”,把另外几组相似的数字或符号弄混,比如“106”和“169”。 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告诉孩子如何观察才能看出不同,孩子只是记住了“6”和“9”的差别,而不是得到一个可以区分类似符号的方法。老师们没有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而是要孩子自己取得经验,这样的要求对很多孩子来说太高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没有人教,很难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改掉马虎的毛病。

     当孩子出现马虎问题时,家长会发火,会责怪孩子。其实家长不知道,此时孩子也在为自己的马虎而懊恼,他已经责怪自己很多遍了,他也知道马虎使自己与同学之间产生差距,孩子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了损害。而家长整天的唠叨,使孩子只记住了家长的态度和表情。家长过于严厉和苛刻平添了孩子消极抵触的情绪,却并不能够消除马虎。

    看来,学生总看错运算符号和数字的原因,不能简单说成粗心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