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脾养胃话粥疗

(2018-05-11 10:53:22)
标签:

药粥

健康

膳食

营养

健脾养胃

                         健脾养胃话粥疗
        食粥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饮食方法之一。正如清代黄云鹄在其《粥谱》中对粥的作用所描述的“于养老(粥)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故自古以来,食粥养生防病一直是国人的保健良法。
药粥治病,传统悠久  

从粥中又演绎出药粥。药粥是中国药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药粥防治疾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就开创了用粳米粥随同中药汤剂服用的新风,以增强疗效。

药粥与汤食一样,具有制作简便、加减灵活、适应性强、易消化吸收等特点。食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症状,运用不同的中药食材,制成相应的食疗粥。粥在制作时,注意水应一次加足,一气煮成,才能达到稠稀均匀、米水交融的特点。

在制作药粥时,对于可供食用的中药,如扁豆、山药、枸杞和大枣等,可直接与粳米同煮成粥。若配方中有不宜直接食用的中药,则可先将中药煎取浓汁后去渣,取汤汁,再加入米,煮粥。至于药粥的口味,可根据各人的喜好和食物的种类,做成或咸味或甜味。如果药粥中有百合、红枣、花生、莲子之类食物,可在粥中加入少许冰糖,做成甜味口感,以增强粥的补益作用;如果粥中有鸡肉、猪肉和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可加入适量的葱、姜和盐调味等。

健脾养胃:白茯苓粥

白茯苓粥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所用,因其疗效显著,后广为民间

传颂。方中茯苓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茯苓研成粉,粳米洗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稀薄粥。待粥将成时,调入白茯苓粉,再用小火熬煮约5分钟即可。本品可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强身健体、防衰抗癌,尤其适合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腹泻的人群。

       三苏喝茯苓粥

关于茯苓粥,历史上还有则“三苏喝茯苓粥”的故事。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久服药不愈。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此病。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说的做了一年,果然痊愈了。此后,他认真研究《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并制作了“茯苓粥”。后把此方告诉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全家服用。

四时神药话茯苓

  白茯苓粥的健脾作用非同一般。《神农本草经》中已把伏苓列为“上品”药材。茯苓药性缓和,功能益心脾,利水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去邪,功效广泛,不分四季,因此,被誉为“四时神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茯苓粉粥清上实下”,以茯苓配合粳米煮粥,更具有益气安中,补益身体的效果。

  茯苓的养生保健作用,为历代养生学家所重视。南朝齐梁时期养生家陶弘景辞官隐退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给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可见当时已把茯苓视为延年珍品。中国历代有将茯苓制作成茯苓饼、茯苓酥、茯苓包子、茯苓馄饨、茯苓糕、茯苓饼干、茯苓酒、茯苓粥等丰富多彩的营养保健食品。

       健脾养胃话粥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