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级营养师孙丽红
高级营养师孙丽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12
  • 关注人气:8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种节气,利湿祛毒防病侵

(2017-06-06 12:46:20)
标签:

芒种

健康

营养

暑湿

解暑

                                芒种节气,利湿祛毒防病侵

        每年65日~7日为芒种节气。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此时天气越来越闷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农历5月又有“百毒之月”之称。

时至芒种,尽管天气已经热起来,气温仍不稳定,我国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因此不能过度贪凉。若因热而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病症,故在此节气要重视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可多食用具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通便排毒的食物,如西红柿、茄子、芹菜、绿豆、金针菜、茭白、黄鳝等。

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除此之外,民间还留有诸如吃粽子,吃“五红”如小红萝卜、苋菜、咸鸭蛋、龙虾、雄黄酒等的习俗。

桑椹小红萝卜

原料:小红萝卜100克,桑葚10克,醋、糖、香油等适量。

做法:将小红萝卜洗净,用刀拍一下,待用;将桑葚洗净备用。碗中放一点醋、糖、香油调成汁。把调好的汁倒入拍好的红萝卜上,撒入桑葚,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点评:芒种节气正值端午节前后,人们有吃小红萝卜的习俗。小红萝卜清脆爽口,适合生吃,含丰富的钾元素,对防治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成熟的桑葚味甜汁多,酸甜适口,非常适合于夏季食用,具有补肝益肾、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头晕目眩、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症,对于夏季心烦失眠者,亦有缓解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桑椹能促进胃液的消化,增进胃肠蠕动,可防治便秘。桑椹可营养美白肌肤,可缓解夏季的皮肤晒伤,并能延缓衰老;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并可防癌抗癌;常食桑椹还可以明目,缓解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干涩的症状。

豆豉鳝段

原料:鳝鱼400克,灯笼椒2个,蒜、姜、豆豉、料酒、植物油等适量。

做法:鳝鱼洗净后去掉头,从脊椎中央处划成两部分,再切成小段。灯笼椒洗净切块待用。蒜头用刀拍碎。姜切片。锅下油烧热,放入豆豉、蒜头、姜片爆香,倒入鳝段,加少许料酒快炒至肉变色后盛出。锅中补加少许油,倒入灯笼椒翻炒,然后倒入鳝段与灯笼椒一同翻炒,加盐、少量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点评:过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的时候,也是吃黄鳝的最佳时候。此时的鳝鱼肉最嫩,最为鲜美,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黄鳝口感软滑无刺,滋补效果好,因此是老少皆宜的补品。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祛风通络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身痒、耳聋等症。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豆豉虽是厨房的调料,但药用价值不容小觑。《纲目》谓: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由此可见,夏季常食豆豉,可治疗感冒发热、痢疾、出血等各种病证。本款膳食味道可口,食补作用佳。

菖蒲蛋黄粽

原料:菖蒲根100克、糯米1000克、咸蛋黄10个,粽叶500克、盐、酱油、糖适量。

做法:前一天晚上将粽叶洗净,咸蛋黄取出放冰箱冷冻,菖蒲根水煎取浓汁,浸泡糯米,再放老抽、盐、糖拌匀。包裹粽子时,取三张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少许糯米和蛋黄,再放满糯米压紧,包成粽子,将粽子放入锅中加水煮开改小火煮3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点评:“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海外。端午吃咸蛋黄粽更是应时应季的美食。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但因气候潮湿,容易引发众多疾病。民间常喻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补心气,涨精神。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防疫驱邪的灵草,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就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古人认为菖蒲可益智宽胸、祛湿解毒,对于夏季天气炎热、蚊虫滋生引起的各种疾病,菖蒲可驱虫解毒,清除湿毒。本款粽子是应季美食,口味香糯味美。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孙丽红”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芒种节气,利湿祛毒防病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