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级营养师孙丽红
高级营养师孙丽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12
  • 关注人气:8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看待食品之毒

(2015-01-12 10:21:42)
标签:

食品

毒性

食品添加剂

健康

膳食

                              怎样看待食品之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健康食品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从事了一项复杂的化学实验,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食品越来越多,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健康都被用来验证这样一种观点:现代科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能够改进自然界中的食物,且无所不能。

 

 食品无毒无害吗                 

很多人都认为食品就是应该无毒无害的、具备健康的特性,这是理所应当的。但事实上,食品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完美。据科学杂志《公共健康》的一份报道显示:从1974-1997年间,在包括美国在内的9个西方国家,大脑疾病的死亡率,如帕金森症和运动神经元紊乱等增长了2倍。研究人员发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农作物中播撒了农药,人们食用的加工食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以及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工业化学之品。食品似乎是毒性的主要元凶,研究发现,在被研究的十个国家里,只有日本的大脑疾病死亡率没有增加,这与日本人的饮食比西方更健康有关,而当日本人移居到西方国家,并开始食用加工食品之后,他们的发病率会超过日本国内民众的整体发病率。

 

形影不离的食品添加剂              

人类摆脱了饥饿,便开始追求享受,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因而,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人工色素、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多达数千个品种。食品有了添加剂的点缀,或是外形美观,或是香气扑鼻,或是口味宜人,或是能长久保存。在西方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工业十分发达,仅美国就有5500多种被批准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工业尽管起步很晚,但是发展却很快,目前我国被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有22个大类、1700多个品种,而且几乎每天都在增加。

近年来,食品安全性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一些食品生产与经销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屡屡被曝光。如在食品中添加孔雀绿、甲基红等,使之具有诱人的色泽;在豆制品中加入滑石粉以增加产品的重量和口感;将甲醛用于水发产品保鲜等。因为上述化学成分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可诱发癌症,故违法添加的,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社会的严厉惩罚。

 

怎样看待食品之毒               

随着人们对食品成分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以及相关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食品不安全的观点也已经在民众中引起较大反响。有些人甚至觉得:很多食品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含有很多有毒物质,危害很大,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还能吃什么?有类似看法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任何一个物质,都不是完美无缺憾的,都或多或少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只不过含量多少不同而已,即使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过量摄入也会有害。但是食物是否真正具备毒害作用(不管是合成的还是在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的还是无害的),它的毒性均取决于剂量。

人体含有地球表面几十种矿物质,有些重金属,如镉、砷、铅等在人体内含量低时,也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当然这些重金属会通过空气、食品和饮水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的含量增加,会明显增加健康风险,所以控制在人体的含量是防治相关健康风险的重要措施。

另外,即使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如果摄入过量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如维生素A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但当维生素A摄入量超过推荐摄入量的10倍,就会出现慢性中毒,出现头痛、食欲下降、脱发、肝脏肿大、肌肉疼痛、皮肤干燥瘙痒、复视、呕吐和昏迷等表现。而如果孕妇每天大剂量摄入维生素A,则娩出畸形儿的相对危险度为25.6。同样,其他诸多营养素过量摄入也都会带来健康风险。

当然,有些化学物质在极低剂量时,也会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如很多合成化学物质在极低的含量水平时,就会具有生物活性,甚至当剂量远低于人们所认定的门槛时,他们依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密苏里大学的研究表明,在很低的水平上(百万分之二)双酚A(塑料中的一种化合物)会扰乱实验室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从而造成先天缺陷。如果从剂量上来类比的话,百万分之二的浓度就相当于:从一卷能从纽约铺到伦敦的手纸中取出两截。这是何等低的剂量,但危害却是非常明显的。

由此可见,食品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与摄入的剂量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食品,不要因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就否认食品的可食用性和安全性,不必对食物,特别是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这么恐惧。事实上食物中会天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成分,但食物中也存在一些有害物质的拮抗因子,自然界万物体现了相生相克,食物也是如此!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孙丽红”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吃素一定可以减肥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