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喝什么养生粥

(2014-04-04 10:21:37)
标签:

孙丽红

营养

健康

清明

养生粥

清明时节喝什么养生粥


    春节是万物向荣,推陈出新的季节,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即指春天三个月,是天地间生气勃发的时候。

    清明是自唐以来又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民间节日的节气。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逢此节气,人们纷纷踏青扫墓祭祖。此时春色正浓、气温转暖、绿草如茵,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而时至清明,天气冷暖变化幅度仍较大。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阴雨绵绵湿度大,则易湿阻脾胃,湿困四肢,出现肢体倦怠,脾胃消化功能减弱等表现。

    那清明时节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介绍几款适合此节气食用的家常粥,营养而美味,为你的健康加分。

    一、调节免疫:春季风邪当令,人体极易为风邪所伤,风为阳邪,具有生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而容易引动体内的伏邪而发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所以在这节气内特别要注意防范感冒、流行性的传染病和风湿病等,因此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1、鸡肉60克,黄芪15克,粳米50克。将黄芪煎水取汁,将汁液与鸡肉和粳米加水煮粥熟透即成。本品可健脾补肾,增强免疫,可用于气虚,身体虚弱,反复感冒,抵抗力差者,效果极好。

    2、核桃仁5个,生黄芪、陈皮、白术、白芍各6克,粳米适量。把核桃仁和上述各味药捣碎,与粳米煮粥食用,可加冰糖调味。本品可健脾补肾,调整免疫,固表益气,可用于脾肾两虚,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不愈者。

    二、健脾开胃: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

     同时清明节气,阴雨连绵,湿邪阻滞胃脘,易引起脾胃功能下降,所以在此节气要多食用诸如柔肝和脾的谷芽和麦芽等,以健脾开胃。正因为此时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进难以消化的食物,酒不宜过量,冷食、粽子、粘冷肥腻之物均应严格控制,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1、山楂麦芽粥:山楂、生麦芽各10克,粳米100克。山楂洗净切片与麦芽放入锅中,煎水取汁,将汁液与粳米煮粥食用,可稍加蜂蜜调味。本品可消食化滞,可适用于腹胀,食积,或大病初愈,胃弱纳差的患者。

    2、白豆蔻5克,粳米100克。白豆蔻去屑杂质,打成细末待用。粥将成时,撒入白豆蔻粉末,稍煮即可食用。本品可开胃健脾、理气消胀,可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三、养肝护肝:春天肝气旺,所以饮食应多食用疏理肝气的陈皮、平息肝风的杭菊,以及补益肝肾的枸杞等。在春季里,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不少野菜,如马兰头、苜蓿、菊花脑等,都有良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在五谷之中,小麦对应肝胆,春天可常吃面食,吃面条的时候可少放醋,多吃蒜,不仅可防止肝阳上亢,还能起到杀菌,防止感染的作用。

    1、胡萝卜30克,枸杞10克,菊花5克,粳米50克。将胡萝卜洗净切丁,菊花研末,与枸杞和粳米加水共同煮粥,早、晚餐食用。本品可健脾助运,补益肝肾,特别适合于春天调补肝脏食用。菊花清肝火,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2、陈皮6克,菊花脑30克,粳米适量。先将陈皮洗净切碎与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切碎的菊花脑,再稍煮片刻,加调味品调味即可食用。本品可开胃调中,降血压,尤其适合于冬春季血压偏高的人群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