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种种认识

(2012-08-11 09:23:58)
标签:

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盐

甜蜜素

食品

健康

某次,我接受某台记者采访,被问及目前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目前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很多,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在此与广大朋友作一探讨。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2005年我国修订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中明确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是食品的辅料;使用具有针对性;来源范围化学合成和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等于损害健康吗?食品中非添加不可吗?

现代食品行业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是不可能的,食品添加剂的合理添加对改善食品口味、质量、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帮助,食品也更易于被大众接受,要想找一样没有添加物的食品,真是难之又难!合理的添加和使用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不必恐慌。

当然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也不容我们忽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食品,这些食品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的健康也带来了影响。这几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经常见诸于媒体,如这几年大家熟知的苏丹红Ⅰ号、丙烯酰胺、人造甜味剂、亚硝胺、亚硝酸盐和杂环胺等都被证明和癌症有关。因此,每次媒体报告说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致癌物,民众都会毫无例外的给予强烈的关注。

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有什么危害?

一、急性和慢性中毒: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或有毒杂质含量过高时能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如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过量可导致人体血红蛋白的改变,其携氧能力下降,出现缺氧症状。

二、引起变态反应:如过量食用糖精可引起皮肤瘙痒症,日光性过敏性皮炎。防腐剂中的苯甲酸及偶氮类染料皆可引起哮喘等一系列过敏症状。香料中很多物质可引起呼吸道器官发炎,咳嗽、喉头浮肿、支气管哮喘、皮肤瘙痒、皮肤划痕症、荨麻疹、血管性浮肿、便秘、头痛、行为异常及关节痛等。

三、致癌、致畸、致突变:如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加工肉制品,如香肠、肉类罐头的食品生产过程添加的发色剂,它们能使肉制品保持鲜艳的颜色,促进人们的食欲。但它们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对多种实验动物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人类接触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可能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而糖精、甜蜜素和阿斯巴甜等化学甜味剂则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可能原因。因为一些动物实验表明极高剂量的糖精可以特异的增加大鼠膀胱癌的发病率。

四、叠加毒性:食品添加剂具有叠加毒性,当它们和其他的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一起摄入时,可使原本无致癌性化学物质转化为致癌性的物质。

其实,如我们常喝的果汁、各种饮料,以及常吃的方便面、饼干、各种零食和超市里的各种速成食品,里面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各种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合理的添加,对健康有危害。

食品添加剂等于违法添加剂吗?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违法添加物。正常的、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合理添加是可以的。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一些非食用物质,如大家所熟知的: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工业硫磺等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如:在渍菜(泡菜等)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或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日落黄等;腌菜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油条过量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超量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等。

   “瘦肉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肉率,现已禁用。瘦肉精含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性极大。但现在市场上很难禁止。

我们想尽量避免或者少吃含有食品添加剂的东西,该如何选择?

我们在选购食品时,注意少选用加工过的食品,尽量选择天然食物;另外注意食物配料表,食品添加剂越多的,要少选用。

  一、小标签,大学问,在超市买东西,先耐心地看一下食品外包装的标签,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二、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

  三、“知道”了以后再吃。希望大家在知道了食品中含有什么样的添加剂之后再吃。

  四、不要直奔便宜货——便宜是有原因的,在价格战的背后,有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在挑选加工食品的时候,要多问问为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