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2013-01-06 09:09: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甘溪初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能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能够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资料、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4、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难点: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强化。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身边的生物种类,复习与基因、生态系统有关的知识。
教师教师准:多媒体课件(包括不同环境的生物图片;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视频资料;破坏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图片)
2、教学思路
本节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很直观,是知识的切入点;基因的多样性是关键,是知识的深化;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强化了知识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简洁、愉快的方式,启发性的语言,由感性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用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引入新课,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利用旧知与身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知识归纳的同时,了解国情,完成对学生的对爱国主义的教育。抓住“多样性的含义”这个必须掌握的知识,贯穿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三个层次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总之,按照“引导—点拨—自己获得知识—应用”的步骤,让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渴望,从而去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由“感性—理性—感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拥有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而且增强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也为下一节教学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播放不同生长环境的生物图片)刚才大家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我们人类忠诚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就要先认识它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课题)。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告诉大家至少两种生物的名称(不与其他同学的重复)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学活动 |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种类多样性
如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节肢动物等。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另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质疑、激发兴趣、阐述观点、 看书(阅读教材90 资料分析)、 完成老师布置的思考问题。小组之间共同讨论,交流结果,合作归纳。通过计算表中所列我国生物类群占世界的总百分比,认同我国生物资源丰富。 |
讲述课前搜集的资料和事例,引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问题引导,启发思维。 创设情景:你知道多少种生物?目前生物到底有多少种?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分料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得出结论的小组,进行点评,在归纳知识的同时进行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情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基因的多样性 1、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
|
看书、 资料分析 了解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种生物之间,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基因是不同的。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
设疑引入,激发思考。
组织学生看书P91、 点拨指导、 解释说明 因势利导,连环发问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那么请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呢? |
3、利用基因的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实例 |
分析案例并思考,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意见,能够得出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杂交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
讲述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得出野生大豆与栽培大事杂交的例子。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品种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的例子。 |
4、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
学生讨论、表达、交流,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基因多样性的意义是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
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你们认为基因多样性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并举出所知道的部分相当生物 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看书、讨论、回答。部分学生列举课外搜集的有关生态系统的材料。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在讨论基础上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
提问生态系统概念 提出生态系统的类型问题。引导学生看书回答,引导学生列举材料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问题引导,新知回顾。恰当点拨,评价总结,提高认识。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系统的多样性。 |
我们不仅知道了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还了解了它包含三个层次的相互影响,关系十分紧密,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呢? |
课堂知识小结 |
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
引导、 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 |
作业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基因的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课后记:利用这节课总结归纳出所有目前学生学过或知道的生物类群的特征。利用教学用书等资料,向学生充分展示我国生物的多样性。最大限度的增强感性认识。
检测:
1.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是(
A.哥伦比亚
2.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位居世界(
A.
第一
3.下列项目中(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指(
A.
基因的多样性
C. DNA的多样性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A.
基因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6.下列项目中(
A.保护生物的数量
C.保护生物的种类
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