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青年报:《食品安全事大 科学认知价高》摘录

(2013-05-03 13:26:18)
标签:

健康

原文链接:http://bjyouth.ynet.com/3.1/1305/03/7986550.html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家与百姓的距离很远。但是,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发生的时候,科学的答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媒体人能把科学家的声音准确地传达给百姓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饶平凡副理事长强调......过去,饭碗里出现妈妈的一根头发,人们会不在乎,觉得妈妈已经够辛苦了。而今,假设在速冻食品里出现这样的事情,则会成为不能原谅的错误,这说明社会是在发展前进的。

有些人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在中国很多,世界其他国家可能很少。就此论断,爱尔兰食品安全局Alan Reilly局长表示:“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爱尔兰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也有很广泛的食品恐慌,那时候爱尔兰政府决定组织国家食品层面的控制。我们有专门的主管机构,需要制订所有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确保整个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行业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提供安全食品。政府机构的职责是要确保食品产业肩负起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同时,还要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进行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所以,我们也有风险评估协会,作出正确的判断,看一个事件是否对公众健康产生威胁。”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性食源性疾病以及水源性疾病和环境疾病部沟通副主任Dana Pitts女士也表示:“食品安全背后的问题很复杂,在美国也经常会遇到。每到这时都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媒体人和科学家一起来应对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如食源性疾病出现时,我们给媒体记者发卡片、发信息,指导媒体人帮助教育民众,其中有良好的营养保障的重要性。营养与安全的关系等食品科普内容。通过网站发放这些小贴士,让科学家和民众能有很好的沟通。”

面对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概念的模糊现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在我国是被妖魔化了。只要是按照规定的量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没有问题的。我多次列举《白毛女》卤水点豆腐的事例,那是安全的,但杨白劳喝卤水就是服毒了。”“归根到底,还是要从食品产业界、科技界找原因。有的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标明本产品不含人工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结果就把消费者弄糊涂了,觉得食品添加剂肯定有问题,不然为什么要特别标注呢?实际上是食品企业给食品添加剂抹黑了。”

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全球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任筑山表示:“希望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时注意两点,一是量的问题,报道的时候要知道有害物质是否达到造成食品安全的危害;二是要有一个观念,没有绝对安全的食物,就像开车没有绝对的安全一样。很多生活中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面对众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是不是应该都制定出标准?到底需不需要很多很繁琐的标准?面对媒体人和百姓的这些疑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研究员认为:“现在只要一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就会有相当一部分舆论认为是由于标准缺失造成的。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我并不是说我们的标准多么齐全和完美,但这些事件并没有反映出我们的标准缺失。”“比如白酒塑化剂事件,假如我们今天制订了白酒塑化剂标准,那么明天还要制订红酒或洋酒的?现有的关于食品中塑化剂的监管法规,卫生部相关文件和食品安全标准里面的包装容器的塑化剂溶出标准完全可以监管白酒中的塑化剂。另外,舆论认为地沟油没有检测方法就无法监管也是一个误解。公安部门已经抓获了地沟油的源头和加工者,而犯罪分子供认不讳,这就可以定案。为什么还要靠标准?如果所有的食品都要靠检测、用标准来衡量,那食品的价格将非常贵。在世界所有市场上的食品中,只有很少部分是有标准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研究员表示,在过去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有很多和农产品的源头有关系。在我国,对农产品的源头监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项最艰巨的任务。目前,更多的力量关注和投入都放到了终端或者是市场产品的抽检。而对生产源头,特别是对农业生产者的操作培训和规范方面做得比较少。所以,应呼吁和强调,要把源头监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Peter Ben Embarek对此也表示:“非科学的东西出现了,我们不能回避,回避不是科学的态度。而媒体的报道不能出现真空,一旦出现真空或误导,则很难再建立信任。”文/布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