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别教育记录(大班2)

(2013-06-03 15:57:29)

个别教育记录2

XX是我们班比较机灵的小女孩,但是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尤其在上课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跟着老师一起互动。她不是抠抠自己的手,就是东瞅瞅西看看,或是告状旁边的小朋友挤到她了。每次老师的提醒似乎对她只能起到一时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多久她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无关事物上了。对于她的注意力易分散的行为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对于她的行为应该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契机和方法去改正。
  每天一次的英语课开始了,今天的英语教学活动刚开展了不到五分钟,她就在在位置上和别的小朋友并开始了对打互掐,显然是她挑起事端的。把他叫到前面询问了一下,她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后悔的泪水。师: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我和小朋友说话,没认真听老师说话。师:知道不对,为什么还那样做呢?那你想不想做老师喜欢的小朋友?——嗯,想。师:那老师看你的表现?——嗯。接下来我趁机进行了教育改革把所有的小朋友的位置调换了。年龄稍大的、能坐得住的和好动的幼儿坐一起。我对她说:老师给你调换了新位置,希望你能像旁边的小朋友一样棒,能不能做一个老师喜欢的小朋友?(她抿着嘴使劲的点点头)好,那老师相信你。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可爱像换了个人似的,整节课出乎意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能积极的回应老师。其实,可爱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前提是只要她投入注意力和心思。当然对于这种相对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的孩子需要老师及时去点悟。家长接孩子时我主动和她的妈妈进行了交流,首先我告诉了她妈妈:今天集体活动的时候批评了可爱,并告诉了批评的原因,随后得到了她妈妈的支持,接着又当着她的面告诉妈妈今天它有哪些进步。再后来的集体活动课上,可爱有了质的改变,或许在积极地鼓励和暗示下,她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并乐于参与游戏互动。
   经过这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教育行为,我进行了自我反思,虽然一时的冲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批评还是慎重使用。批评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方式。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幼儿时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当然批评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将批评用到刀刃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批评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策略。批评以后一定进行适当的安抚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还包括家长。安抚幼儿是为了让幼儿获得一种安全感,感受到其实老师依然是爱自己的,知道被批评的原因以及明白如何做才是恰当的,让幼儿能感受到老师依然是爱自己的。安抚家长是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共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