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医疗部
1.基本信息:
就诊日期:2014年4月20号 品种:美卡 宠物名:可乐
性别:雄性 年龄:8岁 体重: 10 公斤 免疫:定时免疫
2.病史:
此犬近两年一直有皮肤病,在当地按照细菌性、真菌性和外寄生性皮肤病进行治疗,但均无效。近来皮肤病有加重,且出现采食量稍有增加、精神懒散、发胖、不愿活动等症状前来就诊。
3.临床检查:
就诊时,身上皮屑较多,在背部和臀部最明显,有持续性掉毛。身上气味较大。耳朵内有大量的分泌物。此犬性格较温和,心率稍慢,结膜颜色尚可。
4.实验室检查:
血糖:4.7 mmol/L,
敏测定:阴性
外寄生:阴性
皮肤涂片:球菌少量,退行性中性粒细胞少量,可见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
血常规:有轻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数目:4.72×1012/L)
5.进一步检查:
建议主人做进一步T4检测,结果:
TT4 = 9 nmol/L (13-51nmol/L)
为由甲状腺机能减退引起的浅表脓皮症。
7.治疗:
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22ug/kg/d, 连用一个月后复查。
8.复查
5月20复查,精神状况有明显改善,皮肤状况也有明显改善。TT4 = 7 nmol/L(可能和宠物主人来复查时已经停药两天有关),建议继续服药,两周后再复查。
9.小结
甲减(甲状腺机能减退)是犬最常见的内分泌性皮肤病。
一、发病原因
犬甲减大部分都是原发性的,由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引起。
■ 原发性甲减是由甲状腺激素的直接缺乏所引起的。
△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90%的病例)是由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自体免疫性损伤引起。
△ 特异性萎缩可能会在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表现。
△ 肿瘤损伤
■ 继发性甲减是由于由垂体前叶分泌的TSH(促甲状腺素)缺乏引起。
△ 先天性缺陷:常与垂体性侏儒症有关
△ 垂体损伤:与肿瘤有关
△ 垂体抑制:疾病如库兴氏综合征,营养吸收不良等
△ 受体缺陷
■ 第三因素甲减是由丘脑下部分泌的T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缺乏引起。
△ 先天性缺乏
△ 获得性损伤
△ 受体缺陷
二、临床症状
成年发病的甲减
■ 年龄以6-10岁多发。(大型犬可能更早)
■ 品种倾向性:金毛寻回犬,拉布拉多,杜宾,腊肠,爱尔兰长毛猎犬,大丹等
■ 非皮肤性症状
△ 懒散,肥胖,喜热,攻击性,贫血
△ 胃肠道症状:常常呈间歇性腹泻
△ 中枢神经系统:头倾斜,眼球震颤,偏瘫,头部神经紊乱(面部,喉部神经麻痹)
△ 心血管系统:运动不耐受,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T波变平
△ 眼睛症状:角膜脂沉积症,干燥性角膜结膜炎
△ 生殖系统:不育
■ 皮肤症状
△ 双边对称性脱毛可蔓延到四肢末端,毛发容易脱落
△ 可在鼻梁和尾巴看到脱毛
△ 干燥易断的被毛
△ 粘液水肿:凉浮肿皮肤
△ 色素沉积
△ 全身性皮脂溢和耳垢性耳炎
△ 反复的细菌和真菌性感染,可能并发蠕形螨
△ 多毛症:很少见
△ 轻度瘙痒(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时)
△ 伤口愈合延迟
先天性甲减
■ 很少,主要发生于4周龄的幼犬
■ 安静,反应迟钝,不成比例的侏儒症,如:相对全身较短的颈部和四肢
三、诊断
■ 病史和临床症状
■ 血液学和生化显示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正色素正细胞性非再生性贫血(30%),胆固醇升高(50-75%),CK升高(~50%),AST和ALT升高
■ 皮肤切片显示非特异性表现
四、影响TT4(总T4)的因素
■ TT4降低的因素
△ 正常波动
△ 非甲状腺疾病
△ 年龄大于7岁
△ 自身抗体
△ 药物:苯巴比妥,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磺胺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保泰松,米拓坦,一般性的麻醉剂
△ 长期未进食
■ TT4上升的因素
△ 正常波动
△ 疾病的恢复
△ 年龄小于3个月
△ 自身抗体
△ 药物:雌激素,孕酮,胰岛素,
△ 麻醉性镇痛药
△ 怀孕,间情期
△ 肥胖
四、治疗
■ 治疗甲减同时治疗并发病如:脓皮病,马拉色菌性皮炎,蠕形螨
■ 甲减的治疗
△ 所有的病例均需要终身治疗。左旋甲状腺素(T4)按照0.01-0.02mg/kg po sid 或bid 。患心脏病的犬的起始剂量调整为0.005mg/kg po sid 或bid,每两周增加0.005mg/kg直到维持剂量。
△ 几天内“懒散”即有所改善
△ 皮肤症状需要花费5各月来改善
△ 由于T4代谢转化较快,引起副作用较小。如果发生副作用可能会有:急躁,喘,多食,多饮,腹泻。
△ 很少使用T3治疗
■ 服药4-6周后需要再检测。TT4的峰值在服药后4-6h,因此此时采样可能会高出正常值。
■ 除了有神经症状出现的病例,大部分病例均能完全恢复。
http://s12/mw690/0031G6mTgy6JQqVU0qf6b&690
http://s8/mw690/0031G6mTgy6JQqYyjMX1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