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案例:互联网营销是颠覆行业的助推器

标签:
互联网营销乐视创维康佳it |
文/邓超
公众号:itlaoyou-com
电视产业经过这很多年的发展之后,在国内形成了以创维、海信、康佳、TCL、长虹为首的5家企业,后来联想以一个IT企业的身份横空杀入,所以国内曾经有一个电视行业“5+1”的说法。
但,说归说,联想在这5家面前其实一直处于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其在PC上的那套玩法以及渠道在那5家面前并没有多大的优势。2012年5月,联想曾经推出了四款K系列智能电视,但是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而从联想自身的PC+战略来说,联想没有理由去忽视这一市场,所以总结其为何失败,很多原因指向联想在市场的把握以及电视产业链整合、销售渠道、品牌形象等等问题。
乐视从去年进军电视产业之后引发的电视热来看,这些原因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从基础来说,乐视比联想相比是0起步,但乐视成功了,而联想则依然深陷泥潭。是什么原因造成乐视在0起步的情况下对联想甚至传统的5大巨头实现了弯道超车?
笔者从营销的维度仔细的分析这一可以在商业史上留下一笔的案例。
一、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
乐视在超级电视发布之前以“颠覆”为名的造势,超级电视发布后以价格屠夫形象的定位都是一种可以定义为营销的手法,但是真正让乐视短时间内在用户心中留下概念并为此买单的绝对不仅仅是这些。
而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粉丝经济。
远的不说,我们就看眼前的,一个手机厂商和韩庚定制的“庚Phone”价格不算便宜,配置不算高,但就是有狂热的粉丝买账。
而这样的方式在国外同样使用,Tesla的发展初期与好莱坞明星巧妙合作借助明星效应,导致声名鹊起,后续传播中则大肆渲染“钢铁侠”的原型就是Musk本人。
从明星崇拜到科技能人崇拜,再到产品崇拜,粉丝经济淋漓精致。
在去年5月7日超级电视发布时的一个恐怖状态,赵薇、王珞丹、吴奇隆、羽泉、黄健翔、李小璐、杜海涛、李念等数百位影视明星开始为乐视造势。
除了这些影视明星之外,乐视的小股东李开复,以及和乐视董事长贾跃亭关系不错的企业家或者意见领袖也纷纷关注超级电视。
所以,贾跃亭的一条微博,微博当日就冲进新浪微博热门排行榜首位,转发量50余万。
笔者很多非圈内的朋友也都是通过这样的渠道获知了超级电视的存在,跟他们聊起超级电视的时候,他们的通常回答是,“知道,我看到XXX转的那条微博了。”
上百个明星的支持,再加上还不错的产品,成为爆款是必然的,或许再进一步就得好好包装贾跃亭了。而我相信关注乐视的会发现,去年贾跃亭出现在各大杂志封面的次数比往年所有相加还要多出一个等级。
二、互联网模式下的产物
以用户为核心的模式就可以代表互联网模式。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乐视显然也是深谐此中之道理,所以打一开始,乐视在面对潜在客户时所采用的称谓就是“用户”,而不是“消费者”。
消费者就好比与传统电视厂商发生的交易,一锤子买卖,用户则是持续提供利益的存在。如何让用户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你的东西买单?答案显而易见的是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所有的产品,一开始进入市场时,都需要找到一批核心用户,以这批用户为主体,慢慢的才能开拓更多的市场。
乐视首先找到的核心用户就是互联网行业的人,这群人看待产品的角度其实与普通用户相比是区别很大的,他们深谐 “互联网思维”、“增值服务”这样的词汇。
而乐视一开始针对的潜在客户正是基于这群人,超级电视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后面的连动效应,开始慢慢展现。
三、“新模式”专业户
乐视在营销上,除了抓住了明星效应以及一开始的那批精准用户之外,另外一个主因是什么?乐视在打造“新模式”上的强大。
乐视的宣传当中,CP2C一直被津津乐道,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一种众筹模式,你先交款,然后乐视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安排给你发货。
要现货的话,对不起,那就要参加抢购。这个模式好嘛?当然,相比于那个啥啥啥的“饥饿营销”、“期货论”等等,这个模式当然是好的,毕竟你会知道什么时候拿到产品。
实际上,乐视把CP2C拔高到了一个用户为王的概念,宣称 “千万人不满,千万人参与、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传播”。用户除了拥有产品的使用权等常规权利之外,还有参与权,用户这是卖用户的参与感。
比如说对超级电视的修改意见、UI哪里有BUG、遥控器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为此乐视开通了贾跃亭、梁军等高管的微博通道,以及在官方论坛的社会化渠道。
除了CP2C之外,乐视还玩过很多很多的模式。比如“垂直整合”、“四重盈利模式”等等。
乐视在营销上的大力气传统厂商很难学到精髓,乐视所走的营销绝不是所谓的纯粹砸钱式的硬广,而是一种真正的互联网式营销,借助新媒体,借助内容式的营销。
四、联动效应式的集团军作战
我们都在津津乐道于乐视抛弃了传统式的大砸广告费的做法,启用新媒体营销模式之时,不能忘记了乐视本身是集团军作战。
乐视TV上面有乐视网在品牌上的延续,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手游厂商在争夺热门IP,乐视TV一出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乐视网对于超级电视的支持,满满尽是超级电视的广告。
再比如,乐视影业去年推出的爆红电影《小时代》,在小时代的电影播出前,也可以看到超级电视的身影,这也是一种传播模式。
所以,乐视的集团军所具备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乐视提供了立体式的传播,这种联动效应带来的品牌价值不可估量。
这也是促成乐视TV这个硬件品牌在短时间内可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抢占舆论之高地
乐视是深谐互联网式玩法的高手,在乐视进军这个市场之前,电视市场基本算是一潭死水。
但是乐视进来之后,有关互联网智能电视的讨论渐起波澜,而作为这个最先打起这个概念的乐视也是享足了红利。
现在在每一场有关智能电视的发布会上,乐视几乎成了绕不开的话题,这算是一个卡位战的成功。
而这当中,我听到的一个插曲是,原本小米是要最早出电视的,但小米不肯赌,要等所有条件都成熟了再进市场,而乐视则是赌了一把,最终乐视提前进了电视这盘棋,而小米则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
现在乐视在享受这个舆论所带来的红利,而别的厂商只能羡慕,当我们看到同洲在发布会上明确写着,“让乐视看不到明天的太阳“这样的台词时,乐视已经成功了。
综合以上这5点,乐视会不会大成笔者不知道,但是乐视现在已经算是卡位成功,他所采用的互联网式营销,比之小米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一句来总结,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尽人事,听天命——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百战百胜,非常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