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在幼儿园自然角每个班都有,自然角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说人人皆知。然而,在自然角里经常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仅仅把自然角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对自然角中的现象和问题却漠不关心;有的教师往往是因为缺乏照顾,自然角里的植物奄奄一息;还有的就是植物生长得很茂盛,但仅仅是教室里的摆设,幼儿没有参与探索的空间------
那么,如何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如何让幼儿在自然角中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交往,我回顾以往的经历,发现只要教师有意识的观察了解幼儿在自然角中的兴趣点,积极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自然狡辩会成为引发幼儿“好奇—探索—发现—交流”的场所,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
1.让幼儿参与自然角的创建
幼儿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让幼儿选择参与的内容,就可以大大得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小班的时候,邵晟让妈妈买了几条漂亮的小金鱼带到幼儿园来。每天一早,比较内向的他总是笑嘻嘻的来到幼儿园,一见到小朋友就自豪地讲开了:“这是我带来的金鱼。这条眼睛鼓得大大的,它叫水泡眼;这是狮子头金鱼,他头上皱巴巴的,像狮子的头发------”小伙伴们围着他边看边听,还不时地有的孩子补充:“这条金鱼头上好像带了一顶红帽子。”“这叫一点红,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当自然教室孩子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时候,自然就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亮点。小小的自然角成了孩子们自由交流、学习的快乐天地。
2.让幼儿决定观察和管理的方式
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东西,主动去探索,培养幼儿的胆量。比如,自由活动中,朱汉钊来到自然角,把胡萝卜从水桶中拿了出来晃了晃,又放在水里,刘杨走过来说:“你把水都洒出来了。”听了他这样说,朱汉钊放下胡萝卜走开了,边走边说:“我只是看看下面有什么嘛。”又如,王天恒拿了菊花观察记录本,又选了一只水彩笔站在“1”号菊花面前,上下仔细的看着,突然拉过身边的王馨对她说:“你看1号也有花苞了!”没等王馨回答,他用笔开始在小本子上记录起来,先写一个“1”,在“1”的旁边又画了一朵小花。就是这样,自然角使他们有机会按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尝试,让孩子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3.教师适时给与指导和帮助
幼儿真正地主动探索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老师应自始至终给予积极关注。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了幼儿园的种植原地,在丝瓜地里,除了零星的几朵金黄色的花外,大多数的丝瓜已经调皮地在秋风中摆动了。孩子们提了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如“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花谢后怎么会变成丝瓜呢”;“丝瓜的样子除了长长的还有圆圆的吗”;“丝瓜可以怎么吃呢”;“丝瓜可以用来做什么”等。连平时教胆小的蒋杰也问了“怎么样才知道丝瓜熟了”的问题。为了继续探索丝瓜的生长与作用。我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幼儿对琳琅满目的沐浴用具和玩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对绿色的丝瓜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各种造型的沐浴用具和数不胜数的各类玩具感到非常的惊奇,探索的兴趣更为浓厚。于是“丝瓜娃娃变变变”的作品展也就自然而然的孕育而生了。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的物品,也成了大班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孩子在真实有趣的环境中开展活动,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如在孩子产生问题的时候,在孩子不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索的时候,应给予必要的帮助与引导。同时老师也要有不怕让幼儿失败,反复提供材料的思想准备,让自然角的建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由于孩子年龄特点,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我们要尊重孩子,接纳他们的错误认识,让孩子在每一次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自然角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课程的一部分,它因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有效的教育作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经验是互动的。有时是教师提供的材料给予幼儿探索的兴趣,有时是幼儿的疑问、观察让教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教师更要尊重幼儿、追随幼儿,及时捕捉最有价值的问题,积极成为他们的伙伴,让幼儿在与教师、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