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老百姓会挽留想辞职的公务员吗?
记者分别对普通民众和基层公务员做了一个调查,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六成受访公务员称有过辞职念头。但最终无一人辞职。(河南商报 2月13日)
或者,我们许多人都有这么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个年轻人到边远山区支教,由于他(或她)敬业和勤勉赢得了学生和当地民众的好评;当他要离开山村的时候,一些村民会自发的赶来为他送行,而他教过的学生对他更是依依不舍。
由此,不由得使人产生联想——若这6成公务员要辞职,当地老百姓会对他们依依不舍,甚至于挽留他们呢?
一个做社区工作的公务员,若时常去看望、关心“空巢”老人,若时常为下岗而又就业难的群体及时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这样的公务员别说要辞职,就是请一段时间的长假,可能社区里的那些“空巢”老人或者都会不适应。
工作的价值是让人感到不可或缺才能体会出来的。据中国经济网2月3日消息:201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有802.7万人。当这数百万人同时离开,北京城是个什么样子呢?一次买够七天吃的菜,吃早点成难题,小时工回家,家务活太累,吃饭排队,上菜龟速。在这种情况下,相信许多北京人会认可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价值。
有的基层公务员抱怨工作忙:加班加点写材料,信访维稳很辛苦…….——加班加点写材料那是为了让领导满意,老百姓感受不到这是在为老百姓服务;信访维稳若是为了围追堵截信访人员,虽然辛苦,可那是为了“维稳”当地官员的面子,老百姓是不会感激的。
正是有些公务员为这些“面子工作”去忙了,做实际工作的时候反而人手不够了,这就是基层工作一方面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却要请临时工来完成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公务员抱怨工资低不断见诸报端,为何公众难以理解?一方面许多公众认为公务员收入并不低;另一方面,有的认为公务员人浮于事本就不应该涨工资。
据央视网2月13日新闻:2月11日上午9点多,滁州市南谯区大王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联系饭局。在之后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工作人员一直电话聊天,办公室里其他两个座位空着,让前来办事的人很着急。记者表示工作人员上班时嗑瓜子太过清闲。——若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这样的公务员即使月薪一千也太高了!
若这样的公务员辞职,老百姓会惋惜吗?老百姓会感到不习惯吗?
老百姓对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这种态度吗?去年3月在西安东大街,一个交警在刮着风沙时疏导交通,一个小姑娘热心的为他送上口罩,虽然这个交警当时没有收下口罩但事后依然表示很感动。其实除了这个送口罩的小姑娘,不少市民都关心着执勤中的交警;甚至有市民呼吁:看到交警在灰蒙蒙的天气里呼吸着汽车尾气站岗执勤,戴着的是普通的医用口罩,这种口罩的防尘效果太差了。
设想一下,假使有6成的交警要辞职,相信肯定有不少市民呼吁;可是,对于最近不断爆出的有些公务员抱怨收入低“要”辞职的,为什么老百姓“无动于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