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该怎样备课?笔者认为,要把课备好,四备不可少!!
1 备终端
无农不稳,无基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谓终端就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这也是核心素养中非常关键的一项。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住哪些必备知识,这是备课的第一步。否则,没有知识作为储备,一节课下来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要心知肚明。
2备过程
好的课堂不是看学生会了多少知识,关键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哪些能力。明确学习哪些知识后,最需要备的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途径。如何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这是教师备课的关键。设计途径,设计情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这是核心素养中的第二关键内容。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直接抛给,而是设计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汲取获得,这就是备过程。
3 备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备课要善于备预设,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些困惑和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克服和破解?这是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要提前备好的内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才能帮助学生不断的去探索和进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有只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准确的备好预设。
4 备效果
课上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关键看学生会了多少?讲的天花乱坠,学生一个不会,悲哀!教师备课必须要课堂学习的检测。根据知识和能力要求,精心编制一些课堂效果检测题,课上对学生进行定时检测,这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举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