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洗头也是用稻草灰碱水
昨天说的妈妈包粽子糯米里和的是稻草灰碱水,其实当年我们洗头也用过稻草灰碱水。那时还没有洗发水,即使有,也不是我们普通家庭使用得上的,而且香皂也很少使用,这样洗头也只能用肥皂,但是用肥皂洗过的头发不顺滑,摸上去涩涩的,所以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会烧点稻草灰取点碱水洗头。抓一小把手掌握得住的稻草清理干净,扎成一个小把子,在扫干净的地上烧好,凉一会儿,用火钳把还是个小把子的稻草灰夹进一个捞饭的筲箕里,筲箕下放个脸盆,把烧好的开水浇在稻草灰上,漏到脸盆里的水就成了碱水。那稻草灰碱水看着黄黄的,摸一下滑滑的,闻一下香香的。用那稻草灰碱水洗过的头发摸上去很是顺滑,闻一下,一股稻草的自然清香味扑鼻而来。那时尤其看重端午节那天用稻草灰碱水洗头,说是在这一天用稻草灰碱水洗了头,一年之内头发都是香的。
我试着问老伴:“知道为什么要把那小把稻草扎成一个小把子来烧吗?”老伴说不知道,我告诉他:“扎成小把子烧好后,那稻草灰还是一个小把子,方便用火钳夹到筲箕里,不需要用扫把扫,干净又快捷。”老伴点头赞同。
当然后来我参加工作后,虽然用不起高档的洗发水,但也没再用稻草灰碱水洗头,不过,现在说起这事,我还是很怀念稻草灰碱水的那股清香味。
昨天写的《 妈妈包的粽子》,第三自然段漏掉了一句话,这样表述就不是很清楚,等我上传后才发现,不好再重新编辑(怕LINGDAO不高兴),今天补上那句话。很不好意思的,在此跟大伙儿说明一下。
妈妈包的粽子
早先在家里时,有妈妈包粽子,成家后,工作忙,加上也就一年一次包粽子,一家三口吃不了多少,到了端午节,妈妈叫我去拿几个也就成了,所以我不太会包粽子。到了南昌,端午节女儿会买粽子,不过,看到那用线扎的粽子,我就会想起妈妈用棕树叶扎的粽子,有一种格外的清香味。
那时,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几天,我妈妈就会去割几根带粗茎的棕树叶,先把小叶中间的细茎抽掉,放到太阳底下晒,然后用手把晒得差不多的棕树叶揉搓揉搓,再用开水烫一下,那棕树叶就变得很是柔韧。扎粽子时,妈妈把棕树叶上留着的那五寸上下的粗茎往八仙桌腿脚上绑好,叶子垂下,摆上洗好的粽叶以及和了稻草灰碱水的糯米,再搬条小凳子往那儿一坐,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
我小时候看我妈妈包粽子,那糯米和上的是稻草灰碱水。拿来一扎稻草,抖掉灰尘,卷成一个小把子,放在扫干净的地上,点火烧稻草把子,稻草烧好后,让它凉一下,用火钳把还是个小把子的稻草灰夹进一个捞饭的筲箕里,筲箕下放个脸盆,把烧好的开水浇在稻草灰上,漏到脸盆里的水就成了碱水,有一种稻草的清香味。粽叶的清香,棕树叶的清香,稻草灰的清香,三香合在一起,那时的粽子别提有多好吃。所以,现在每年的端午节吃着那买来的粽子时,我就会想起我妈妈包的粽子,那是妈妈的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