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亲家母学做馒头

(2022-11-23 21:49:57)
标签:

杂谈

分类: 寻常生活
                 跟亲家母学做馒头
    
     退休回到南昌,和女儿女婿外孙女住一起,辅导外孙女学习,帮着做家务。女婿是北方人,亲家母会做馒头包子,是那种不加任何味道的老面馒头。老伴虽不是北方人,他也觉得不加任何味道的老面馒头好吃些,这样,每次早餐从外面饮食店买来的馒头都不太合大伙儿的胃口。于是,我就决定开始学做馒头了。
    
     一切程序都按照我早先听来的方法进行,实践几次后,馒头做得还好,得到女 婿的肯定。唯一不足的就是蒸好馒头后有些巴屉布,看着巴在屉布上的馒头片,不仅馒头样子差些,主要是浪费的粮食让我有些心疼了。
   
     我好玩似的上网一查,那网上的小 伙 儿说蒸好馒头后别急着打开盖子,焖三到五分钟留住水蒸气,再打开锅盖可以防止馒头巴屉布的情况发生。我照着做,可是有时好,有时还是不太理想,而且不太好的情况往往是发生在蒸第一锅用第一块屉布时。程序是一样的,怎么第一锅就不理想,而蒸第二锅又好些呢?我一直没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由于每次巴得还不算多,我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前些日子做馒头,这第一锅又巴屉布了,而且巴得很厉害。
    
    望着那块惨 不 忍 睹的屉布,我想:其中应该还有诀窍我没掌握。突然想起了亲 家 母这位做了几十年馒头的“老师傅”,我看过她做的馒头每只都很漂亮的,问问亲家母吧。于是立马拨通了亲家母的电话:“亲家母,您好!问您一件事,蒸馒头怎样才不巴屉布?”
    亲家母接到电话,问我:“你又蒸馒头了?”
    我说:“是啊,刚刚蒸的馒头,巴在布上了,这次还比较多。”
    亲家母告诉我:“那是屉布没有打湿,让屉布浸时间长一点,要湿透。上蒸笼时,屉布假如不够湿,用手拍点水上去,就不会巴住布了。”
     
     亲家母没说关火后得等三五分钟才揭开锅盖,而是强调屉布要湿透,联想到我每次做馒头总是第一锅馒头会巴住屉布,那是我把馒头做好后才去把收起来的两块干透了的屉布放在水里浸一下,搓搓可能巴在上面的灰尘,然后拧干其中一块铺在锅子的屉上,就将馒头放上去,开火蒸馒头了。这样,第一锅屉布上面的水分太少了,而第二锅那块屉布一直在盆里浸着,虽然上锅时我也拧了一下水,但它毕竟浸透了,所以有时第一锅就不太理想。由此看来,蒸馒头前让屉布浸透才是蒸好馒头的关键,而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记得关火后要等三五分钟再揭开锅盖。尤其是这次蒸第一锅馒头时,匆忙之中,屉布只在水里打了个转,怪不得巴得这么厉害。
    
     明白了这个原因,再做馒头时,按照亲家母教我的方法,我在把发好的面团拿出来时,就把屉布浸在水里。然后下碱水揉面团,做馒头,醒发做好的馒头后,再把屉布从水里捞出来,没拧水就铺在屉上,把醒发好的馒头放在屉上,盖上锅盖,开火蒸馒头。水开后二十分钟,我关好火,再等三分钟,揭开盖子一看,哇!馒头白白 胖胖的,提起屉布,馒头一下全落在屉上,一个个完整无缺很漂亮的。亲家母的经验是真正的经验,之后做的馒头都挺好的。
    
      当然,要亲家母用科学的道理解释为什么那屉布要浸时间长一点,要湿透”馒头才不巴住屉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做馒头确实不巴住屉布,哪怕第一锅也一点也都不巴。这就是她几十年及祖辈几代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口口相传到至今。这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传给了我,让我受益了。到老了我跟着亲家母又学会了做馒头,而且做得还挺好的。

       重发一篇“只能  自己  看”的习作,我不知道怎么就只能  自己 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