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

标签:
2021读书随笔 |
几天前,四平兄来池拜会崔国发先生(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著名散文诗诗人、评论家),我应邀作陪。席间,四平兄赠我大著《摆渡时空》。竟日捧读,如拨云见日,眼界大开,敞亮心中诸多疑惑。偶有感悟,且记之。
眼界,主要是知界,知识的视域吧。
你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领域、哪些层次的书,决定你的眼界。
一个只想着写诗,而从不愿意读诗的人,是不可能出大境界的。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然后才出类拔萃,超凡脱俗,成就其大。
外在的东西,生灵、生活、阅历等等,也关乎眼界,但似乎不起决定作用。
你看那些乞丐、流浪汉(首先申明,我绝无歧视他们的意思,是将其视为跟常人一样的人,一样的审视对象),他们走过一州又一府,讨过一村又一户,所见不可谓不多,遭遇不可谓不奇,几乎尝尽了人生百味吧。但你能说他们眼界宽、境界大吗?
读诗,读那些伟大的诗篇,就是借那些伟美的心灵浸泡生活、穿越生活。
那些只作诗不读诗的人,如同乞丐、流浪汉,只在一己,只在生活的表面,缺少一种与伟大心灵相携的内心生活。外在的风吹草动、琐琐屑屑,入眼都能为诗,偶尔也不乏好词、妙语,但就是缺少深沉的内蕴、照人的光焰,至于“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不见踪影。
前一篇:康康成长记(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