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者?抑或是守护者? ——浅析雪莱《西风颂》第一节、兼议几个译本

标签:
雪莱西风颂翻译笔记文化 |
分类: 心灵散步 |
毁灭者?抑或是守护者?
引
大概是在1月份的时候,在HKDCSH先生的博客中读到了雪莱《西风颂》第一节的新近译作,有若水先生和HK先生的两个版本。通过新译文,笔者终于彻底明白了一些难解之处,才谈得上真正理解并欣赏这首诗了。笔者有了些浅显的感悟,遂在HK先生的博文后写了段“中庸”的评论。HK先生中肯地批评了笔者“左右逢源”的做法,又提出了探析“西风”意象的作业。笔者迟迟没有下笔。一来忙于比较重要的事务,无暇顾及于此。二来对诗作意旨的揣摩尚不到位,不愿重蹈人云亦云的覆辙。现在总算可以将一些散乱的想法归纳起来了。自认为这篇笔记可以向HK先生交差了。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有待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第一次接触《西风颂》时,充满激情地朗读着诗句,认真地将译作抄录了下来。那时读诗不求甚解,只觉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一阵热闹后,笔记便束之高阁。不久便将雪莱和他的诗淡忘了。大二时学习英美文学,才看到了《西风颂》的原作,尝试了分析性地阅读,但对全诗的研读也算不上彻底,还留下了诸如“Autumn’s
毁灭者?或守护者?
Ode
I
O
Thou,
Are
Yellow,
Pestilence-stricken
Who
The
Each
Thine
Her
(Driving
With
Wild
Destroyer
提起《西风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句莫过于“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预言式的语句充满着乐观的精神,如同警句般凝练而有力。这句诗是从五节诗章得出的必然结论。在它暗含了作者对西风的认识。第一节诗中,雪莱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西风的两方面特点,在以后的诗章中,他又分别进行了阐述。西风是西风既是毁灭者,又是守护者。说她是毁灭者,是因为她摧枯拉朽;说她是守护者,则因为她预示着新生。这看似矛盾的特性集合于一体似乎不可思议,然而这种特性有其自然、社会、文化、政治等缘由的。
自然界中的西风本是不同气压带间大气运动的结果。欧陆西岸大部分地区和英伦三岛处于中纬度地区,常年盛行西风,这些地区常年气候湿润。英国等地区冬日阴冷,西风较为猛烈。因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巴尔干山等山脉阻隔,南欧地区受西风影响较小;东欧、北欧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西风成为欧洲大陆气候的主导因素之一。猛烈的西风来临,往往意味着季节变换。因此,说西风既是Destroyer又是Preserver是符合地理、气象特征的。看那西风横扫落叶、吹去瘟疫、驱散籽种,不正是自然界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吗?
http://s9/mw690/0031uTnozy6I50LxnnO48&690——浅析雪莱《西风颂》第一节、兼议几个译本" TITLE="毁灭者?抑或是守护者?
如果仅从自然角度来探析西风,再优美的诗歌也变得会索然无味。仅仅描摹景致,再详尽的语言、再变幻的色彩也比不上摄影技术精确。凡是被称为艺术的东西都带着人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西风既然被雪莱定义为“destroyer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正是浪漫主义思潮兴盛之时。浪漫主义思潮肇端于卢梭,兴盛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由于现实社会令人失望、沮丧甚至恐怖,智识分子便沉湎于幻想、空想,有利于其臆造的理想境界。这群智识分子常常以个人的主观情感判断事物,往往敏感多情、恃才放旷。他们反对传统,行为举止异于常人,对待爱情也率性而为;他们关注社会改造,企图构建平等、公正的理想国度;他们抨击时政,指点江山,针砭时弊。他们大都出身于贵族,痛恨贵族这个阶层,猛烈地抨击贵族的做派和风尚,其中不少人却远离真正的社会底层,原来他们只关注自我的世界,并乐于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他们几乎很少将自己理想付诸实践,其改造社会的主张多半是空想而已。因而浪漫主义者多少带有欧根•奥涅金的特质。欧洲的贵族阶层却深受这些反叛阶层的影响,他们有的接受了改良社会的主张,有的对自己的生活模式进行了改造,文艺思潮对社会思潮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的社会思潮巨变尚待时日,人们思想中已有萌芽。就这样,浪漫主义思潮如同一股猛烈地风,在旧大陆那一滩死水上吹起了涟漪。
雪莱属于浪漫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是贵族的反叛分子。1811年,因发表了一部关于无神论的小册子,雪莱被牛津大学勒令退学,和身为辉格党的父亲闹翻了。雪莱的生活供给被其父中断,他不得不靠妹妹以其部分零用钱和朋友们的资助生活。这时,他又和某酒店老板之女私定终身。不久,雪莱又移情别恋,与他所崇拜的政论家戈德温之女玛丽相爱。与前妻离婚后,雪莱与玛丽一同游历意大利,在某些城市不定期地定居。这简直就是一个放浪形骸的浪荡公子。这翩翩少年虽不务正业,却创作了言辞优美的诗篇,甚至写出一些批判道统的檄文。傲骨铮铮,不肯屈从于传统与权贵。他的诗篇和文章足以形成文艺界的风暴,是清新之风、自由之风。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西风看作是雪莱的自我比拟。他希望自己成为西风那般猛烈的力量,毁灭陈腐的旧思想,树立新思潮,让这个旧大陆焕然一新。
西风不再仅仅是自然中季节变换的前奏,是社会思潮的象征,是政治力量的写照,还是作者的自况。看似矛盾的两方面却集合于一体。对于西风究竟属于毁灭者还是守护者,我们就不难判断了。
雪莱的《西风颂》采用的是贺拉斯颂诗的一种变体,对古希腊颂诗体有所传承和发扬。全诗共分五章,每章十四行,每行五音步,抑扬格;是典型的“商籁体”(即十四行诗)。但雪莱每节诗有都与一般的商籁体不同。每章的韵律结构为aba,bob,cdc,ded,ee。对商籁体的翻译,最好能译得形神兼备,言辞优美。因此,对好译本的要求就包括形式和内容方面的要求。形式方面,要译出商籁体的特点,最好是译出韵律;内容则要准确、凝练。另外,考虑诗歌的特点,语句需朗朗上口,用词、用字必须经济。
自从郭沫若先生首先译出《西风颂》后,我国出现了诸多译本。翻译界名家几乎都有译作传世,每个译本都是一次探索。随着汉语言的发展,一些译文用词显得不符时代特点,需要进一步挖掘原诗的意旨,寻找更适合的文字表达。作为翻译爱好者,笔者本不该对诸位名家译本评头论足;但若只奉名家译本为经典而不敢有所创新,则翻译、文艺创作都将固步自封。新近的一些译本已在先前译本基础上有所突破。在此,笔者选取查良铮、王佐良、杨熙龄、江枫等诸位译界泰斗的译作,新近译本中则选上善如水老先生和香港HKDHSH先生的译本,就各译本的特色、得失进行一番探析。
http://s3/mw690/0031uTnozy6I51SPvTcc2&690——浅析雪莱《西风颂》第一节、兼议几个译本" TITLE="毁灭者?抑或是守护者?
http://s14/mw690/0031uTnozy6I527elfD1d&690——浅析雪莱《西风颂》第一节、兼议几个译本" TITLE="毁灭者?抑或是守护者?
http://s11/mw690/0031uTnozy6I52epZCa4a&690——浅析雪莱《西风颂》第一节、兼议几个译本" TITLE="毁灭者?抑或是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