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郝旭光
郝旭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00
  • 关注人气:1,0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2015-01-07 09:43:30)
标签:

旅游

云龙涧

奥运中国印

分类: 郝赏美景悟管理

郝旭光

飞瀑清泉洞穴穿,峰高崖险密林伴;烟波浩渺帆不见,摩刻奥印入云端。

摩崖石刻奥运中国印?刻在何处?北京密云云龙涧。

密云云龙涧自然风景区位于密云溪翁庄镇北白岩村村北,密云水库西侧 3公里,距密云县城直线距离10公里,绕行密云水库白河主坝前是20公里的车程。

2014102日,错峰游览了几个月就已经确定的、几年来一直念念不忘而没有机会欣赏的云龙涧。景区是一条往返线路,买票后咨询工作人员,得到的回答是:8公里路程,徒步攀爬登山,单程需两个小时,体力不够可以乘缆车。“到景区本来就是赏景与锻炼结合,乘什么缆车啊”,我心里说。而且一般情况下,旅游中我极少坐缆车。所以选择徒步,那是“必须”的。走近景区大门,看到大门两侧的一幅对联:云映青峰飞瀑流泉江山秀,龙啸仙潭万木葱茏藏奇观。尽管对仗不工整,倒也气势不凡。

云龙涧地处云蒙山系五座楼南,相对高度从海拔161至顶峰996.9,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题区域,依次为入门后的“赏水瀑潭泉 “陡坡好汉攀”; 幽林十八拐”;“俯眺胜景览”,这个区域是一个转折,也是缆车上行的终点站;景区终点是 摩崖石刻”主题区。

进入景区,首个主题景区是“赏水瀑潭泉。这里有龙门口、涧门关、卧龙石,右面是千尺崖。再往前珠瀑密集,有连珠瀑、映珠瀑、串珠瀑和顶珠瀑,瀑瀑相连。沿着瀑布上行,有铁皮梯子作为攀登栈道。与瀑布并行的梯子,称为“云龙梯”。继续往前走是透水泉、采桑石,过了这两处,一块巨石挡在柳树北面,帮助柳树抵御上游的水流冲击,因此这块巨石被赞誉为“护柳石”。接着前行是龙摆尾、凤鸣潭。过了凤鸣潭,就进入仙境了。先过渡仙桥,可以看到勺潭、迎浪石、云龙玉瀑、玉屏崖、卧虎石、龙头石。这段线路的铁皮梯子称为“渡仙梯”。这个区域里以潭、瀑、泉、穴为主,穴,指的是壶穴,是因急流漩涡夹带砂砾石磨蚀河床形成的近似壶型的凹坑,在瀑布、陡崖下方形成,常常是深度大于面积。云龙涧有很多这样的壶穴,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一路上,浪穿石,水石交融;石抱水,璧合珠联;泉临穴,动静一体;瀑连潭,高阔相伴。在上山路的三分之一处,我发现远处深沟对面东侧高高的山脊上有一条长长的栈道,栈道的西侧是陡立如斧劈般的万丈深渊,这段栈道真好似天梯一般,尽管两侧有扶栏,但走在上面,估计肯定要头晕目眩,两腿发抖。但往上攀登到接近与这条线天梯起点高度相近处,正常的游览线路怎么也过不去——没有路。此时,我心中窃喜,好在还没有对游人开放,终于可以有不过去冒险的堂堂正正的理由了。但又有些遗憾,又一次失去了证明自己不是伏枥的老骥的机会。您说说,多遗憾?但这条长长的天梯的用处是什么呢?估计是工作人员上山用的,我这样猜测。

过了龙头石后就来到好汉坡,所谓“陡坡好汉攀”。攀登好汉梯,难度加大,这段攀登路线从原先的临山栈道转换成山脊栈道,坡度比前面的陡,左边相对平缓,右边涧深,却并不是特别惊险。但深涧的对面是刀劈斧削的万丈悬崖峭壁,前上方的悬崖峭壁的山脊上,就是前面所说的天梯,惊险万分。可以看到,百米悬崖峭壁、茂密山林为一体的原生态景区在峡谷的两侧,平静的岩体上有很多冲沟。

过了好汉梯,进入幽林十八拐”,有太平石、藏龙洞、藏狮林,这期间需要攀登一段铁皮梯(称为“望云梯”)和大量的登山石台阶。沿途可见映云瀑、英烈洞、藏娇林,这段路实际上比好汉梯更长、更难走,更耗体力,因为走的是“Z”字型,石台阶也高低不同,石头形状各异,而且不知道前面有多远(好汉梯尽管陡些,但台阶高度相同,且能目测到顶端的距离,看到了目标相对就觉得轻松些)。这段路恰似在山的怀抱中蜿蜒,沿途怪石林立,空山鸟语,寂静悠然,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真可谓人在林中攀登,不见蓝天白云,天然一幅风景画面。在这里竟然发现了北方很少见到的藤,而且据说还有野生桑葚、山杏、山桃、山花椒、山核桃等,但国庆节时已经进入秋天, 3种水果显然已经过季,山花椒、山核桃也未见踪影。这段路景致颇好,但攀爬不易,艰难地拾阶而上,便到了仙门、神门、南天门。

再往前就是老道洞、迎客松、望云台、观云台,紧接着就来到“俯眺胜景览”,这里是一个转折点,也是缆车上行的终点站。这里,缆车线路和攀登线路交汇,向东南面俯瞰,是烟波浩渺的密云水库,这是北京的生命之水;向西北面仰视,是巨大的“中国印”景区。再交替攀爬一段缓坡陡坡,就到了景区的终点——观景平台,这里可近距离接触山巅坡上的 摩崖石刻”。

供游人攀登的铁皮梯子修建在山崖边和山脊上,而且有着非常漂亮的名字:卧龙石至龙摆尾称云龙梯;至凤鸣潭称步云梯;随后还有渡仙梯、好汉梯、望云梯等等。实事求是地说,本来云龙涧以原汁原味原生态取胜,几乎没有任何商业元素,但这些铁皮梯子人工的痕迹太重了,而且已经有锈迹,走在上面,既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安全,又与云龙涧的整体风格相左,如果能像其他著名景区一样,开凿登山台阶伴外侧或两侧铁索来取代铁皮梯子,可能效果更好。这也是本文一直在用“铁皮梯子”这种没有文采且极煞风景的词汇的原因之一。

在云龙涧还有一点怀古的意趣。这里有数十处文物古迹,老道洞,小道房,古碾,古窑,古松等,使人发思古之幽情。

在云龙涧一路行进,可见峡谷两侧,绝壁耸立。尽管已是初秋,仍然满眼翠翠绿色,依旧耳边潺潺水声,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攀爬这段路程确实不轻松,往返用了5个小时,在攀爬过程中,我们是第二拨,但第一拨的北京一对退休老夫妻到渡仙桥后估计就打道回府了——他们没有能力和胆量再往上攀登了。在好汉坡前,我们被一年轻人超过。在我们下山时,遇到徒步登山的很少,总共不到十拨。本来选择错峰景区人就不多,而且大部人是乘缆车上山,徒步下山,像我们这样全程攀爬的就更不多见了。

云龙涧山高、谷深、涧幽、石怪、峰奇、林密、瀑异、泉灵、潭清、穴多、坡陡、路险,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让人感叹的是,在海拔963.8高的云龙涧主峰上,有2008713人工完成的高96,宽3的摩崖石刻的奥运中国印。中国印偏东面下方是一篇刻在山体上 “奥运中国印赋”,读来气势磅礴。下面的观景平台,大约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平台坐北朝南,南面陡坡上,人工修建了层层“梯田”:用石头垒成层层石堰护住山坡,看起来也很壮观。

当我用了两个半小时气喘吁吁地爬到观景平台,一个人站在巨大的摩崖石刻的奥运中国印下,伸直胳膊跳起来也够不着它的底边。

云龙涧摩崖石刻中国印已经是一个标志性景点,如果能够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几百年后仍然博大雄浑,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4年8月24日远处观云龙涧曾经发微博感叹过:

云龙莽莽三千尺,燕山绵绵九万年。

这正是:

飞瀑清泉洞穴穿,峰高崖险密林伴;

烟波浩渺帆不见,摩刻奥印入云端。

 

(这篇游记201410月初已经完成,反复求证、修改后于11月底定稿。特意留到现在作为2015新年的第一篇博文,是希望云龙涧壮美的景点为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带来好心情。作者注。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如需沟通可通过微博 郝旭光发私信联系。)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摩刻奥印入云端:游密云云龙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