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领导者如何识人

(2012-08-03 17:56:54)
标签:

领导力

管理

知人善任

组织行为

分类: 组织行为及领导力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

——领导者如何识人

郝旭光

领导者有两大任务,决定方向和用人。用人的前提是识人。但识人,应该说非常难的一件事。识人即判断人,指的是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人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人做出推论。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许多偏差,例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逻辑误差、投射、刻板印象。因此,在识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这些偏差。

一、古人的结论

1.淮南子·卷十三

贵则观其所举, 富则观其所与,居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2. 战国时期李构的识人五法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3.诸葛亮的识人观

诸葛亮认为: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故意用各种是是非非的问题来考察其是否有坚定的志向和主见,属于操守)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用各种辩论来考察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属于才干)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要求其出谋划策以考察其见识,属于才干)

四曰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如实告知甚至夸大事情的严重性,看其是否能临危不惧,属于操守)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将其带到纸醉金迷的场所来观察其品性,属于操守)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使其处于能获利的地位来考察其是否能廉洁奉公,属于操守)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让其做一些小事,看其是否能言行如一,属于操守)

二、现在中国人考察别人的方法

时间考验;危难考验;利益考验:财上分明大丈夫;世态炎凉考验。

三、识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仔细考察

知觉及判断别人会受知觉选择性的影响。

知觉受人格、价值观、动机、态度、兴趣、经验、期望、偏好、情绪的影响,

在判断别人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些关键问题:我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是否受到自己的人格、价值观、动机、态度、兴趣、经验、期望、偏好、情绪的驱使?是否夹杂了自身的期望、预期、经验?是否与不同期望(经验、偏好、动机等)的人交换过意见?

2.注意问题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

这些话给了我们许多启示。要正确识人,应该注意:

1)洞察。识人不能凭第一印象,停留在表面,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去掉装饰,关注细节;

2)动态。识人切忌静止,一成不变,或急于求成,要用动态、变化的眼光去把握,要有耐心。人是会变化的,就像白居易的诗所说的,“辨材须待七年期”

3)整体:识人要从不同的角度,要从整体上把握。

4)就近:识人切忌走马观花,远处臆想,应该脚踏实地,近前观察;

5)联系:识人切忌孤立,应有联系的思想,考虑前因后果;

6)亲历:切忌道听途说,应亲自考察;司马炎对傻儿子(后来的晋惠帝)的考察,就犯了这个错误;

 

还请注意:由于知觉偏差的存在,不能简单地相信眼见为实,眼见有时也不一定为实。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若要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如需沟通可发邮件  haoxg61@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