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读厦门】醉仙岩“黄亭”:最是幽人多雅致,旧时曾此草元篇

(2016-08-05 18:05:53)
标签:

历史

文化

最是幽人多雅致,旧时曾此草元篇

——醉仙岩“黄亭”

http://s14/mw690/0031rPWSzy73OyoTG5n7d&690

1:“黄亭”题刻处

醉仙岩头危石壁立,石上刻有清乾隆廖鹏飞题刻“荔崖黄先生读书处”。其下又有僧月松题刻“建黄亭小引”:

昔欧阳永叔、苏子瞻尝寓圆通寺,后寺僧建欧亭苏亭以志山门盛事。盖地因人传,至今长垂不朽焉。乾隆辛酉(1741年)间,荔崖黄公读书此寺,晨夕盘桓,饫聆元理(饱听玄理)。洎丁卯(1747年)官中翰,己已(1749年)迁选曹,癸酉转库部(1753年),岁岁音问不绝。但燕闽万里,云树迢遥,向时朗月清风,迭难辩义(反复诘难以辨明教义)之事,渺然不可复得矣。今幸林下(退隐)数载,炉香茗椀(熏香饮茶),重话三生。而官檄频催,岂能久留于此?倘再出山,不知会晤又将何时也。因构是亭,额曰黄亭,继欧、苏往迹以致瞻恋之怀,庶儒雅风流长耀山门,而圆通盛事复见于斯,是亦兹寺之厚幸也夫。庚辰(1760年)孟秋,住持僧月松谨识。

 

http://s11/mw690/0031rPWSzy73OyupPIK7a&690

2:黄亭题刻

小引以北宋庐山圆通寺的欧阳修、苏轼故事,比于黄日纪及“黄亭”。黄年轻时曾读书醉仙岩,与月松称方外密友,自诩如同东晋“支许”。高僧支遁讲说《维摩经》,台下高士许询充任“都讲”,负责发问诘难。一问一答,精彩绝妙,举座莫不倾倒。黄日纪有《仙岩四景》诗,其三咏“黄亭”

支许情深方外交,曾因习静傍鸟巢。

长惭浪比欧苏迹,敢效云亭草解嘲。

月松“建黄亭小引”边,又有黄莲士诗刻《题黄亭石壁》,说的也是此事:

先生昔岁读书处,野老岩头访旧游。

片石题名高百尺,孤亭纪姓照千秋。

望中海界连天界,眼底禾洲即十洲。

曾说欧苏传胜迹,于今遥继此风流。

黄亭之上、长啸洞口亦有琼州定安令倪邦良(字深田)诗刻:

新亭高出众峰巅,收尽风光在眼前。

白卷秋涛归绝壑,青延远岫入诸天。

长卿宦淡非关病,摩诘诗工本近禅。

最是幽人多雅致,旧时曾此草元篇。

 

http://s9/mw690/0031rPWSzy73OyI4Qasb8&690

3:廖飞鹏题刻

黄日纪,号荔崖。其字为旪庵,“旪”读如“协”,形近“叶”,故也被写作“协三”、“叶庵”等。黄家祖籍龙海新岱,后迁居厦门。黄家看来家资颇丰。祖父黄元钟,“为人谨厚,重节义”,“平生自奉甚薄而济人急难不吝”,曾捐资帮助避难福州的宗亲到厦创业。父黄敶韬,“性慷慨,有父风”,借款予人而不计利息多寡。遇有困顿之人,“度其人非负义”,即焚去借条。父子事迹载地志“义行”中。黄日纪有兄弟三人,日纪居长,次为国辑,再次国楷。黄敶韬因子日纪,诰封为“奉直大夫”,又因国辑诰赠“资政大夫”。黄元钟也因二孙得同样封赠。敶滔卒后葬于塘边后埔山,而神道碑却在江头街上。现今迁建在江头公园东南侧,其碑题曰“皇清诰赠资政大夫晦园黄公暨元配夫人柔慎林太君神道”。(见《厦门志》)

黄日纪“少英隽,十岁能诗文”。弱冠时(20岁)受教于金坛于辰(号“北野”)门下,于先生“奇其文,有国士之目”。稍后,读书仙岩,恰逢月松改造旧道观为佛堂,“晨夕盘桓,饫聆元理”。又“倡资修葺,并买山田若干亩,俾寺僧作新米费”。然而科考与写诗全然不同,乾隆丁卯年(12年)黄日纪终于停止科考之想,捐官进了京城。《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收有黄的两段档案:

(其一)臣黄日纪,福建漳州龙溪县人,年二十八岁,由贡生现任中书科中书,在川运捐主事,籖掣兵部武选司主事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谨奏。乾隆拾肆年壹月贰拾捌日。

(其二)臣黄日纪,福建漳州府龙溪县贡生,年叁拾叁岁。原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病痊候补。今籖掣兵部武库司主事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谨奏。乾隆拾捌年拾月拾贰日。

自荐中的年龄数据不知是否属实。两段文字,却能窥出黄日纪宦途的大致轮廓:多年贡生捐官进中书科,苦待二年,靠抽签(“籖掣”)取得兵部职位。随后病休告假。病愈,再从头排队抽签,终于当上武库司主事。

 

http://s4/mw690/0031rPWSzy73Oyy0u4z73&690

4:江头公园黄晦园碑亭

主事当了不久,黄又遭遇父丧,依例停职回乡守孝三年。期满,又得再度等候空缺、籖掣补缺……,又是一番折腾。于是等得守孝期满,黄日纪爽性宣布辞职了。这大概也就是倪邦良所说的“长卿宦淡”(司马相如,子长卿,以患“消渴”为由,不与官宦交)。归隐后,黄日纪有《戏柬都中旧僚》,不无得意地向旧同僚炫耀新生活:

乞假归来事事忙,松崖竹径久抛荒。

朝凌绝壁探霞窟,夜卧寒云宿道房。

诗酒不辜新月旦,林泉还认旧平章。

寄声试问金门友,野鹤争输鸾鸯行。

黄日纪自称有“幽郁之疾”,只有与好友论诗谈文时才“精神为之一振”。其好友有“寓厦卖书”的晋江人黄彬(莲士),“屡试不售”的龙溪贡生张锡麟,“通经术”的海澄举人薛起凤,中年丧妻丧子“备极坎坷”的嘉禾里人林明瑅,“潜心声律”的嘉禾里人莫凤翔,“有古狷者之风”的厦岛人张承禄……这一伙新旧文士以诗歌的名义聚集到黄日纪旗下,组成“云洲诗社”,号称“云洲八子”(地志记载缺二人名姓)。此外,还有提督黄仕简仲子黄秉元,“性恬默,寡交游”的嘉禾里人黄名香,“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摇笔立就”的同安廪生张廷仪,“砥砺廉隅,不谐于俗”的同安庠生林遇青,“博涉书史”“留情吟咏”的嘉禾里人蔡天任等一伙文学青年,也出入诗社门下。

黄日纪也接待来厦官绅,飨以山水之乐。回乡调休的蔡新,于乾隆25年莅厦,“与荔厓黄君、学海叶君游虎溪、仙岩、普陀、万石诸胜,曲径幽岩邃壑,古刹丛林密迩。阴翳怪石嶙峋,每徘徊日夕不忍遽去。”

黄日纪领着一帮人,“登临山水,唱和无虚日,岛中称风雅焉”。薛起凤道,“岁癸未(乾隆28年),邀诸同志为汗漫(自由自在)游,具壶觞作东道,八阅月(八个月)而兴不衰。每至一处,饮酒吟诗,必穷日之力而后反。凡山之秀,水之清,台榭之曲折,木石之奇特,无不低徊留而不置”,而看见“峭壁颓垣、荒烟蔓草之中,苔藓剥落之余”,有题刻的便让人抄录下来。乾隆32年,黄日纪将文友新作,与故老遗篇汇集成册,名为《嘉禾名胜记》。漳浦名士蔡新为书作序,其中言道:

“嘉禾自海氛而后,沧桑一变,名山古迹半消沉于蔓草荒烟之中。即间有入郡邑乘者,亦多缺略不详。荔厓家居数载,苦心勒成此书,讹者正之,微者阐之,俾一展卷而晓然。心目间,山灵有知不且深许为知已乎!况夫峭壁苍苔之文不惮搜罗,骚客游人之咏不遗采辑,集狐成裘,以定斯美。则读是记者,又岂徒得其山川形势,并亦可以观夫古今人文之盛也已。”

在抢救文化遗产的同时,黄日纪又筑构“榕林别墅”。

榕林别墅,在厦城南门外,凤凰山之南,望高山之北。古榕攒簇,奇石屹峙,有堂、有楼、有台、有阁、有亭、有池、有果木、有花竹,盖近喧嚣而自成幽僻,入城市而若处山林者也。(《嘉禾名胜记》)

 

http://s14/bmiddle/0031rPWSzy73OyLOEPj2d&690

5:黄日纪题刻(《厦门摩崖石刻》)

而凤凰山,“在城南里许,明池太常墓在焉”。“池太常墓”,即厦门名宦池浴德,官至太常寺少卿。其后人池显方、池显京亦有显名。不过到了清代。池家沦落,太常墓基被族孙卖于外姓。黄莲士有《过凤凰山诗》叹说此事:

凤凰山下气氤氲,故老曾传显者坟。

盛世百年风景别,危楼杰阁拂青云。

“危楼杰阁”指的就是榕林别墅。林遇青作《榕林别墅记》以记之,其中云:

以其地多榕,因以名墅。墅中有堂数楹,有台、有亭、有池、而多怪石。有阁从空屹立,高数丈余,四面回栏,是谓摩青。自阁而右,为雾隐楼,为得月轩。自阁而左,则蹋云径,百人石在焉。先生优游其间,时而投竿饵鱼,时而莳花种竹。或登高望远,则太武、华圃、大观、虎溪、仙岩、鹿洞诸胜罗列目前,而且俯视大江,舸舰迷津,波涛潮汐,变幻万端,不知其所穷。

林遇青说“其地多榕”,其实也仅六株。黄日纪因此以“六榕居士”为号。其自撰《六榕居士传》又说其爱榕之缘由:

榕,闽产而不出乎闽,其画地以自限乎,卷曲拥肿,小枝不任榱桷(屋椽),大干不任栋梁,其无用之弃材乎。虽然以其不可易地,根本因之不移矣。以其无所可用,斧斤因之莫及矣。榕之所以自全其天而不戕其性者,岂不在斯乎。居士之自视也,亦若是而已尔。

榕是闽产的无用之材,做不了椽子,也当不了栋梁。正因为其无用,因而也就免遭斧斤砍伐,因而也就保全了天性。这活脱脱的就是一篇“隐退宣言”。

在黄日纪经营之下,榕林别墅渐具规模。据黄日纪所言有“二十四景”,并有组诗咏之,其名目有:贻香屋、摩青阁、雾隐楼、赋闲亭、适我居、养翮轩、半笠亭、披襟台、漏翠亭、百人石、漱玉峰、小隐园、三台石、得月轩、钓鳌亭、萃鹭台、榕根洞、小南溟、石诗屏、凌虚台、小桃源、洗心堂、镜湖湾等。(组诗流传佚失一首,该景大概是“踏云径”,或是“亦灵阿”、“芃岛”。)

 

http://s3/mw690/0031rPWSzy73OyOX2kG12&690

6:《榕林四景诗拓》局部

园中巨石多有名士题刻。据《厦门文物志》记载;

园内原有清代著名学者蔡新等42人署名的碑刻、摩崖石刻计48处,今仅存10处,其中较著名的4处摩崖石刻皆镌于定安小学西邻之巨石上。其一为黄日纪楷书直题“古凤凰山”四字,每字高0.45米,宽0.35米,落款“乾隆四十三年季冬”;其二为薛起凤直行行书《榕林别墅记》,幅高约2米,宽1.4米,无年款,全文含题首、名款计15行共274字,载述建造别墅之缘起及榕林唱和之盛事;其三为廖飞鹏行书横题“百人石”三字,每字高0.4米,宽0.3米,无年款。百人石,为榕林别墅仅存景观;其四为王仁堪直行行草书七言绝句一首,诗幅高1.43米,宽0.86米……

黄日纪物故后,榕林别墅交付其侄黄克明继承。榕林别墅逐渐衰败。黄克明有《重修榕林别墅书事》,说的是此事:“吾家有别墅,凤凰山下北。森森六榕树,摩天团秀色。曾经寄别主,多年窥不得”。别墅一度易主,幸好“天道称好还,人事岂终极”,终于别墅又回黄家人手中。然而“无何岁月迁,邱墟徒叹息。碧瓦渐欲颓,朱栏见欹侧。日暮蝉鸣悲,字古苔侵蚀”。心想恢复旧观,但却“囊空苦无力”。经过了五年的努力,到了乾隆57年(1792),“甫能完赵璧”。保留了“贻香堂”、“养翮轩”、“踏云径”、“百人石”等旧景。又向邻人购买了宅居地,南北向得以扩大。黄克明感叹道,“及时且行乐,何须虑千百。焉知后视今,依然今视昔”。他大概也有了不详的预感。

此后的榕林别墅也热闹了好几年。嘉庆24(1819)任兴泉永道道尹的倪琇,有《题榕林别墅》:

摩青杰阁俨仙台,九日登临四望开。

海势远随鸿雁去,山形遥引凤凰来。

风飘菊径支棋局,雾浥榕林递酒杯。

问讯涪翁身尚健,怀人感旧一徘徊。

这是重九日的游览与酒局。道光11年(1831)的道尹周凯,也有同样的重九之游,其诗《道光辛卯九日游榕林》道:

层层云气酿高秋,海上登临亦快游。

尽有园林供啸傲,绝无风雨足勾留。

棋枰绿透榕阴湿,帆幅红拖日脚收。

回首汉滨沉醉地,江山如画忆黄州。

与倪琇略有不同的,周凯将诗刻在了榕林之中(今已废),并留有《榕林秋眺》一画,周凯在画上题跋道:

榕林,黄荔崖驾部别墅,在凤凰山麓,岛中之胜也。每岁九秋,予集同人登高于此,遇佳客辄游宴终日,为棋酒之局,诗多刻石。

 

http://s16/mw690/0031rPWSzy73OySOEfZ0f&690

7:《榕林秋眺》图

满清末造,榕林别墅最热闹的一次,恐怕要数光绪4年(1878年)夏王仁堪的造访了。王仁堪,闽侯人。光绪3年科考状元,次年衣锦还乡。“游与鹭江,侨寓榕林数月,一时绅商多与盘桓筵宴”。在榕林宴上,王仁堪酒酣耳热,口占一绝:

忧乐斯民百感并,尊前丝竹且陶情。

愿倾四海合欢酒,袛学文山前半生。

此诗传入朝廷,掀起一场议论风波。王只能自解道:“臣只学文山前半生,至后半生则臣不敢言矣。”

进入民国,榕林别墅颓势已定。民国12年,榕林“斥为基督教青年会,亭泉树石,子孙不保”。又有文字载,别墅“诸胜悉毁,惟蔡文恭所题之‘榕林’二字,犹存於该会毛厕之门楣耳”(《天仙旅社特刊》)。

1925年,黄瀚过榕林旧址,题诗曰:

花木亭台尽改观,可怜宗祏并摧残。

荔厓骨朽宁知痛,多少游人胆为寒。

夹注道:“旁一小宗祠亦毁撤。”再后来,基督教青年会也从地图上消失了。当年的榕林别墅现今只剩下“百人石”与 “披襟台”,分立在各自的高墙之中。六榕居士笔下的“轮囷一拳石,上可百人坐。长啸立茫羊, 惊起痴龙卧(百人石)”和“故人期又来,登台消溽暑。解衣而盘薄,凉意生岩庑(披襟台)”,已成绝唱。

 

http://s5/mw690/0031rPWSzy73OyVe3lO34&690

8:今日“披襟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