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蒲公英的天际的诗歌《断桥》

(2014-09-12 09:20:31)
标签:

文化

断桥

蒲公英

天际

诗歌

分类: 水墨赏析
赏析蒲公英的天际的诗歌《断桥》

 
《断桥》
作者:蒲公英的天际​


 
(一)
无雪,桥
还是断着

(二)
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从眼里,我只看见一湾幽怨
我寻觅着
一根蛛丝,连接了一个传说

(三)
故事在此端开始
在彼端结束
一个钵盂在吟诵
他不懂爱

(四)

水,漫过
所有的痕迹
只有,一只蜘蛛
网住了,半阙
传说


一说到传说,许多的人会说,那只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其实传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部分,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内容,完善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法,推动了我国艺术思维形式的发展,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一部《白蛇传》,几乎家喻户晓。许仙、白娘子、青蛇、法海等人物形象早已都深入人心了。而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白蛇传》,故事中几段重要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一)
蒲公英的这首《断桥》即以此为题。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而断桥残雪却有更胜一筹。有一种冷艳之美。既然如此美丽,那就随着蒲公英去看断桥吧。


只是断桥无雪。既然无雪还会有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吗?一开篇,作者就给读者一个小小的悬念。“无雪,桥,还是断着”。寥寥七字,就置读者于悲凉忧郁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断桥的故事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许仙和白娘子相会的地方。桥还是断着,对着这冷落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都不曾留下?无雪。


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吗?那当年从桥下漫步走来的女子已没有踪影。那“一湾幽怨”依旧在你的眼里。曾经欢乐无时的地方,如今繁华早逝,而今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蛛丝”,意味着那个传说还在,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第一、二节诗人把“无雪”和“断”留给读者,一切都被包含在“那一湾幽怨”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我想诗人又来到断桥边,望着想象中的断桥,脑海里就会拂过许多莫明其妙的感想,心里会有一种想叹息却又叹不出来的味道,心情越沉越深,思绪却越飞越远。也许诗人曾经无数次远远地凝望断桥朦胧的身影,想确认她是否真实存在;曾经无数次翻越它如同翻越几个世纪;曾经无数次伫立桥上想感受千年等一回的滋味。那种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思念究竟是怎样的感觉呢? 

(二)
法海不懂爱。故事就这样的开始了,却以悲剧的风格结束。自古诗人多情善感。我想本诗的作者也一样。行于断桥之上,顾盼中却是为谁?江南夜色下那座古老的桥,无雪,却读不懂它残缺的荒野。古老的小桥是否下过雪?静静的湖面,远视一片白茫,感觉手指一点即融。古老的小桥是否下过雪?这样的猜想又会让诗人想起你,可是已经与你无缘再见。 

“一个钵盂在吟诵”  诗人此时把“钵盂”放到这里写,放在带着凉意的吟诵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断桥处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断桥的没落荒凉和老和尚的专制残酷。而无奈的“故事在此端开始,在彼端结束”。诗中句句有情有景,没有不融合着诗人凄凉的深沉感伤。 


远去的残雪,湮灭了断桥的爱情。遥望孤山,沿一路的白堤,断桥处斑驳,斑驳的记忆冰冷了雪痕,是否也沉睡了那段爱情?听,谁在桥畔吟唱:“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
断桥处,再也看不到许仙和白娘子,只有孤单的诗人望断桥不断,断不了相思泪,凌乱了垂柳依依!

花开千年,潮起潮落,日升月沉。千年沧桑,流年易碎,烟花易冷。无雪的断桥,在风里留下一条明媚的暗痕,古老的江南总是埋藏这人世间最寂寞、最孤单的往事,美丽的水乡诉说最美丽的爱情。

“水,漫过,所有的痕迹”在这里,诗人的情感有所升华。本来有个“断桥”可以寻觅,寻觅中却发现无论如何也解构不了那段往事。还是那句话:问桥上的行人:断桥是否下过雪?江南的容颜妆扮了太多的烟雨凄迷,你是否将水中月看作雪西湖?谁将期盼深种?谁动了你的情弦?“只有,一只蜘蛛,网住了,半阙,传说” 。何为“半阙”?那雷峰塔下的传说是否还有结局。

第三、四节把“故事”“痕迹”留给读者。一切都被包含在“半阙,传说”之中,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

(三)

坐在北方的天空下,听一曲断桥残雪,赏一首《断桥》,江南的眼神有点淡淡的幽怨。遥想,梦了千年的缘,醉了千年的情,谁在油纸伞下盛开若花,谁又在叹息雪残桥断?谁又念起了传说?谁又寂寞了一首诗?

行至远方的湖边我再次回首望去,断桥不断,夕阳中的断桥如同彩虹般悬挂于蓝天碧水间;断桥不断,美丽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断桥上延续发展;断桥不断,千年之后我的魂依然会在此留恋不去……。 

诗人心中最美好的情节最后都将成为诗,诗中,那朵花,会在凋零之前与你相遇,没有最早,也没有最迟!


最后提一个建议:全诗表达的情感我想读者都知道,所以“他不懂爱”这句联系“钵盂”修改一下。一来在诗里显得突兀;二来一首诗除了要诗意美,我还希望词美,即使全诗没有一个“爱”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