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教养方式
(2012-11-27 13:36:16)
标签:
杂谈 |
教养方式-
(1)四种教养方式
1.权威型
2.专制型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孩子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孩子出现少许的抵触,父母就会采取提法或其他惩罚措施。本质上看,这种教养方式只考虑到了成人的需要,而忽视和抑制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在青少年期,他们的适应状况也不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但是,这类儿童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与下面要提到的溺爱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中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比率要低得多。
3.溺爱型
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和愿望相悖时,他们几乎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会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缺乏恒心和毅力。这种情况在男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4.忽视型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既不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他们最多只是提供食品和衣物,而不去付出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父母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生存压力,或者自己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或不幸,家庭关系出现了重大问题。
由于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较差,并且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前一篇:耳聋对幼儿智力的影响
后一篇:10个小技巧,提高孩子的读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