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2016-02-23 15:22:32)分类: 课题文献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是孩子通过操作、摆弄材料来感知和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因而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集体教育中的显性的主导地位退至适当引导点拨的隐形地位。教师的指导策略则是通过投放材料、观察了解孩子、恰当指导、适当评价等环节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把握介入时机,寻找指导的时间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在幼儿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学会等待,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种种设想试验、观察,寻找答案、发现秘密。在其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孩子提出新的挑战,继续引发孩子新的思考。
另外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对大班应趋于理性,能引发幼儿的思考,促使幼儿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区域活动中,幼儿在游戏时出现了问题时,有的孩子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有的孩子会在同伴的帮助下来解决问题,有的孩子在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时就会放弃活动。这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提升在这方面的经验。
(二)发生争执时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在游戏活动中,每人独特的想法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时,就会发生争执。在“宝贝天使”照相馆中,为了争做摄影师,轩轩和洋洋争个不停,这时我请他们为我各自拍一张照片,并请他们帮我设计造型,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只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互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孩子们就会在活动中形成友好、互助的良好品质和合作的精神。
(三)有求于师时
二、采用有效指导策略,有效推动活动开展鼓励幼儿探索发现
(一)巧妙运用情景性的语言,师生合作开展游戏
三、恰当到位的评价,利于总结反思
由教师组织的评价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集体的、分组的和个别的等。评价的时机也有所区别。集体的一般在活动的开始和活动的结束时进行;分组的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由两位老师分别带领幼儿来进行;而个别的一般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
引导幼儿参与评价,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生生互动的作用。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来挖掘幼儿的个别经验,或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评价。
在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做好及时的案例记录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反思和调整是尤为重要的。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对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推动作用。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有没有什么变化;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合作等达到怎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记录才能体现观察和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尊重区域活动中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权、主动权、独立权还给孩子,通过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得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活动,教师一定要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自主、创新、真正感到开心、快乐、满足和有成就感,恰当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幼儿的主导地位。将教师的要求真正转化为孩子的需求,为孩子们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