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

标签:
转载 |
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
当某酸(或碱)水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中溶剂水的电离情况也是要发生改变的。这种改变,可以用其“离子积常数”(Kw,简称离子积)准确的加以描述。
在一般的无机化学教材中就可以看到如下的数据[1]:
T/K |
Kw |
T/K |
Kw |
273 |
1.3×10-15 |
298 |
1.27×10-14 |
291 |
7.4×10-15 |
323 |
5.6×10-14 |
295 |
1.00×10-14 |
373 |
7.4×10-13 |
从中不难看出,在从273K到373K、这个上下温度相差100度的区间内,Kw的值从1.3×10-15,变化到了7.4×10-13。两者竟然相差达569倍之多。也就是说,温度变化对水的离子积,及某酸(或碱)溶液中的pH计算,影响可能还是不小的。
尽管如此,由于一般的化学实验与计算都是在常温(接近室温)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在考虑问题时也多是忽略了水的离子积的改变,以及它可能会对pH计算结果所造成的改变。
没想到的是,这种“忽略”被中学化学教学、也就是被某高考题硬生生地给“较真”起来了。该题(如下)所给的实验数据,就是某质子碱溶液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pH数据。还要让学生讨论这个pH数据变化的原因。这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去讲解,这里有没有水的离子积改变的问题,这种改变是否对溶液的pH有影响,这个影响是不是能小到可以被忽略?
原题为:
11.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
|
|
|
|
温度/ |
25 |
30 |
40 |
25 |
pH |
9.66 |
9.52 |
9.37 |
9.25 |
实验过程中……(其余的内容与本文的讨论无关,故从略)
看来,温度变化是如何影响酸碱溶液中的pH值,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还是一个必须要讨论清楚的问题。
下面,就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讨论,Kw改变对常见的化学概念与计算,会有什么影响。
一、温度会改变溶液酸碱性的判别标准
人们通常都说,“水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等于7时为中性;大于7则为碱性”。
其实这个说法,仅在溶液为295K时,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此时水的离子积恰好为1.00×10-14,即Kw=[H+][OH-]=1.00×10-14。不难看出,在这个温度下,当溶液为中性,也就是[H+]=[OH-]时,必然有[H+]=[OH-]=1.00×10-7。这时,该溶液的pH必然是7.00,pOH也是7.00。
当溶液的温度为323K(50)时,中性水溶液的pH又会是多少呢?这就要用到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5.6×10-14”来计算了。由于,Kw=[H+][OH-]=5.6×10-14,所以此时的[H+]=[OH-]=2.37×10-7,pH=pOH=6.63。
也就是说,在50的情况下,测得或计算出某溶液的[H+]=2.37×10-7(mol·L-1),也就是pH=6.63时,该溶液就已经是中性的了。
如果,在50的情况下,某溶液的pH=6.65(它比中性的6.63只稍大了一点点),那它也是碱性的溶液了(尽管碱性还不强)。
应该能估计到,由于273K时的Kw=1.3×10-15。(比295K时的1.00×10-14低了不少),即便测得某溶液的pH=7.00,它也一定时呈酸性的。
二、Kw的改变对碱溶液的[H+]及pH表征影响较大
由于pH是[H+]的负对数,所以温度改变对酸溶液的[H+]及pH计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与常温时完全一样,该用哪个近似计算公式,就仍然用那个公式来计算。把计算出的[H+]结果,直接取负对数,得到得也就是pH值。
如,50时0.010 mol·L-1的HCl。由于这是一个强酸,[H+]=0.010(mol·L-1),pH=2.00。
又如,50时0.10
mol·L-1的HAc(这个温度下的Ka假设是3.25×10-5)。这时,可以用最简式来进行这个计算。有(mol·L-1),pH=2.74。
可见,这个高温下溶液中[H+]及pH的计算,与常温下的计算相比较,几乎没有差别。
对高于或低于常温的碱溶液,在计算其[OH-]及pOH时,与常温时还是一样。只是在计算溶液的[H+]及pH时要十分注意。因为,在非常温的[OH-]与[H+]间、及pOH与pH间的换算时,都必须要用到水的离子积常数(而它已被温度改变了)。
下面也举几个这类计算的例子。
如,50时0.010 mol·L-1的NaOH溶液。由于这是一个强碱,[OH-]=0.010(mol·L-1),pOH=2.00。这些都与酸性溶液中的计算方法,完全是一样的。
要注意的是下面的计算就不同了。这个NaOH溶液中的[H+]是多少呢?要用到,Kw=[H+][OH-]=5.6×10-14。也就是,[H+] = Kw/ [OH-]=5.6×10-14/0.010=5.6×10-12(mol·L-1)。所以,此溶液的pH=11.25。
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途径来计算为,pH=pKw-pOH=13.25-2.00=11.25。
可以将上面计算出来的pH 为“11.25”,与25时0.010 mol·L-1的NaOH溶液的pH 为“12.00”,相互比较一下。不难看出,同一个溶液(都是0.010 mol·L-1的NaOH),在25时pH为“12.00”,只是单纯地把温度升高到50,其pH就变成了“11.25”。 温度的25度变化,竟然导致pH数值出现了0.75的“剧烈”变动。
又如,50时0.10
mol·L-1的NH3溶液(这个温度下的Kb假设是3.78×10-5)。这时,仍可以用最简式来进行这个溶液的[OH-]计算。有(mol·L-1),pOH=2.71。
但是,在讨论这个溶液的pH值时,就要小心了。pH=pKw-pOH=13.25-2.71=10.54。
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升温会导致碱溶液的pH值变小”。
这是由于,升温会使溶液酸碱性的分界点(也可以说是标准)发生了位移(数值减小了)。这种判别标准的减小,对pH数值本来就要更大一些的碱溶液来说,当然会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三、Kw对酸(或碱)溶液中[H+]近似计算公式选用的影响
酸碱溶液有众多本质各异的体系(如强酸、弱酸、两性物质、缓冲溶液……)。即便是某一体系(如弱酸),由于溶液浓度和平衡常数的不同,也要用不同的近似公式来计算其[H+]。
需要指出的是:当某计算公式中包括有水的离子积常数(Kw)项,或要用Kw来判断该公式的使用条件,而温度又是“非常温”(不是常温)时。那就必须要用到已被改变了数值的Kw。即便,讨论的还是一个酸溶液。
如,计算50时1.0×10-3 mol·L-1的HCN(这个温度下的Ka假设是6.2×10-10)溶液的[H+]。
这个计算过程里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选用合适的近似计算公式。是否能用最简式来计算这个较稀且较弱酸溶液的[H+],就要看它们是否满足条件“cKa>20Kw”(误差为5%时)。
近似计算公式适用条件的判断过程通常为:先计算cKa=1.0×10-3×6.2×10-10=6.2×10-13,再计算出20Kw=20×1.0×10-14=2.0×10-13。两相比较,cKa=6.2×10-13>20Kw=2.0×10-13。这样,似乎就满足了“cKa>20Kw”这个要求,应该能作出“最简式可以使用”,这样的判断。
其实,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在50时,应该考虑的是Kw=5.6×10-14,而不是1.0×10-14。前面计算出来的cKa=6.2×10-13,应该去与20Kw=20×5.6×10-13=1.1×10-12,相比较。这时将是,cKa<20Kw,最简式是不能使用的(会有大于5%的计算误差)。
又如,计算50时、0.10mol·L-1 Na2SO4溶液的[H+]。
由于HSO4-离子是一个强的质子酸,所以SO42-离子是一个弱的质子碱。如果,50时HSO4-离子的酸常数为1.9×10-2。也就是该温度下SO42-离子的碱常数Kb=Kw/Ka=5.6×10-14/1.9×10-2=2.9×10-12。
计算时,要用Kw=5.6×10-14。而有(mol·L-1)。
这个溶液的[H+]=Kw/[OH-]=5.6×10-14/5.9×10-7=9.4×10-8(mol·L-1),pH=7.02。
要注意的是,这个pH=7.02,虽然反映出的是这个溶液呈弱碱性。但是,这个溶液的碱性不该用比“7.00”偏高了“0.02”这个pH差值来度量。因为在50时,中性溶液的pH标准是“6.63”。
注:一些酸或碱50时的Ka与Kb,是很难被查找到的。故本文中加有下划线的4个数据,都是臆造出来的(把25时的数据随意扩大了一些)。其相关计算所得的数值,也没有多少准确性可言。
尽管用化学热力学的方法,可以获得这几个Ka与Kb在50时的具体数值,但比较麻烦。何况这些数据的不准确,也不会影响Kw使用方法的介绍。见谅。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