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E、PB、ROE对于估值的重要性
(2014-02-18 14:25:47)
标签:
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pepbroe |
在本文开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主体思路来自于@编程浪子,甚至可以说我只是对他的思想进行了自己的一些注解,再次对他表示感谢。另外本文的这些想法对于我个人而言,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才想明白(或许是因为以前没花时间去想),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很多高手应该早就知道这些道理了。所以,高手慎入。
特别说明:以下讨论均假设市场对某只股票的估值不变。
在我刚接触股票的时候,我对股票的估值仅仅是PE。PE的概念的股价/盈利,那么可以简单的推出PE即为我们收回投资初始成本的时间,而我们投资的收益率为1/PE,即如某只股票的市盈率为10,那么我们花10年的时间可收回成本,每年的投资收益率为10%。
上述逻辑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上述推断最重要的前提其实就是公司每年的利润都拿来分红,而实际上我们A股市场上分红率基本上都在20%至40%左右。
那么先来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即某个公司永远不分红(其实这是现实存在的,比如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那么我们投资股票的收益只能来自股票涨跌。这时候ROE(净资产收益率)要出场了。假设初始投资时,某只股票的净值为1,那么他的初始盈利能力为ROE,初始股价为ROE*PE,期末净值为1+ROE,期末盈利能力为(1+ROE)*ROE,期末股价为(1+ROE)*ROE*PE,收益为(1+ROE)*ROE*PE-ROE*PE=ROE*ROE*PE,收益率为ROE*ROE*PE/ROE*PE=ROE,即在永远不分红的情况下,某只股票的投资收益率为ROE。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股票会永远不分红,也基本上没有股票为把所有的利润都拿来分红。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能兼顾两种情况的估值方法。
其实根据上述的推导,可以得出某只股票的收益率为:分红率/PE+(1-分红率)*ROE,拿本人的重仓股兴业银行来说,其PE为4.07,ROE22.6%,分红率为20%,可计算出预期收益率为23%。
2016年7月28日补充:估值中最难确定的还是ROE,高ROE是不可持续的,最终高ROE将趋向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或者靠高分红维持,但在此种情况下,收益率又是由PE决定的。所以说高收益太难。一只高速成长的股票真是可遇不可求,比如十年前的格力。所以,多研究企业才是王道,只有深入了解了,才能对一个企业的业绩作出大概正确的判断,这才是一个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