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车控

(2012-11-27 10:23:35)
标签:

杂谈

刊11月26日广州《信息时报》

火车控

 

何华

 

小津之后,日本电影拍家庭日常生活的故事,总觉得滋味寡淡,搔不到痒处。说某人是“小津继承者”、又说某人有“小津风格”云云,我看都勉强得很。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横山家之味》,处处会心。牢牢记住了导演的名字:是枝裕和。心想,《横山家之味》是可以和小津说在一块儿的

后来找到是枝裕和的其他几部片子,有惊喜也有失望,他不像小津具有强烈的单一风格,他不愿局限自己、重复自己,总在变化中。不过他的新片《奇迹》又兜回到《横山家之味》的基调,关注家庭伦理和亲情。妙的是这部电影其实是“命题作文”: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制片方日本铁道集团(JR)找到是枝裕和,让他放手去拍,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影片尽可能把镜头对准车。

故事设计得很特别:有一对因父母离异而被迫分离的小兄弟,哥哥母亲一同在鹿儿岛生活弟弟则随父亲一起住在福冈。两兄弟聪明懂事,时刻系恋着父母早日复合,一家团圆。某日弟弟听到一个传闻九州新干线开通的那天,从博多南下的燕子”号与从鹿儿岛北上的樱花号在插身交错的一瞬间会有奇迹发生:火车相遇那刻将产生巨大能量,对着它们喊出自己的心愿即可实现。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两个孩子,哥哥忧郁,弟弟俏皮,互为衬托,各尽其妙。他俩和一群孩子怀揣心愿,兴致勃勃上路的“历险记”,令人感动。我们的童年有过这样的胆量与天真吗?

看火车许愿那段,也让我联想到印度电影大师萨蒂亚吉特·雷伊《阿普三部曲》三部曲第一的《道路之歌》,姐弟俩溜到野外,在一片白花花的芦苇丛中憩息,这时,一声汽笛响起,远处像蜈蚣一般的火车冒着黑烟爬行而过,姐弟俩第一次看到了火车。“看火车”,可以说是《道路之歌》中最让人难忘场戏。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火车的意义也非同寻常。

不仅日本人有“火车控”,天底下的小孩子都向往火车。是枝裕和用孩子挑大梁来完成JR交给的任务,实在明智。

如今中国高铁、动车,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类似日本新干线。这人呀,有时犯贱,我偏偏怀念以前火车的情状:各色人等南腔北调的市井风情,还有带着元气的粗俗杂乱,像截成一节一节的江湖现在,我只要一闻到混合着卤鸡蛋、削苹果、嗑瓜子、剥花生的气息,立马条件反射,想到当年火车车厢里的种种,不自觉地就晃荡起来,弄得自己一身九处痒想约朋友去坐绿皮火车,怀旧一番,被嘲笑被坚拒。

日前去斯里兰卡,特地从科伦坡坐火车前往圣城康提。当地的火车陈旧斑驳,没有冷气,一路上叮叮咚咚,摇摇晃晃,火车门永远敞开着。不过,在这样的场景里,才可以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纯朴虔诚的笑脸——那份善意与神态,你在酒店的应侍生、揽客的嘟嘟车司机身上休想看见。我身边的大叔,看我不时张望窗外的景色,主动让出靠窗的位子,方便我拍照。在开往康提的火车上,我似乎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甚至受他们的感染,学会了手握栏杆,把身子探出车门让风吹拂的大胆动作。旅游在外,总能发现或释放自己的另一面,那是我吗?我都不敢相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二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