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列的盛衰,败乱生化大法

(2024-02-26 15:54:28)
标签:

诠释黄帝内经


外列的盛衰,败乱生化大法

   

  在五六气的运转中,相火之下,有水气承着;水位之下,有土气承着;土气之下,有风气承着;风位之下,有金气承着;金之下,有火气承着;君火之下,有阴精承着。有司天的气,下必有这样的承气。在图中一目了然。

   凡是时至而气至的气,都是平气。平气的生成,都是厥阴司天,戊癸的气正好至厥阴气位的中工;少阴司天,甲己气正好至少阴气位的中工;太阴司天,乙庚的气正好至太阴气位的中工;少阳司天,丙辛的气正好至少阳气位的中工;阳明司天丁壬的气正好至阳明气位的中工。平气都是微微少于司天真气的气。这样的气都是无太过和无不及的气。在有治气的条件下,都是生化的气。平气应四时,风气带着寒气,应的是温和。人感觉的是暖和。遇阴气而生化成火。火气带着风气,风中带着寒气,应的是热气。遇阴而生化成湿土。土气带着火气,应的是湿气。遇阳气而生化成燥气。金气带着阴气,应的是燥气。遇阴而生化成寒气。寒气带着阳气,应的是寒气。遇阳气而生化成风温。

   六气位的气,书中说,天道有六节,“上下有位,左右有纪。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在这里,左右都都是用图能看见,人们都能理解。如,少阳司天左阳明,右太阴。少阳的气最盛,左右的气都衰。司天的气移光换位时,换成阳明司天,左太阳,右少阳。阳明最盛,左右都衰。再移光,换成太阳司天,左厥阴,右阳明。太阳最盛,左右都衰。但是对于“上下有位”的移光定位。就很少有人理解。一般都理解成,司天在泉的上下,间气的上下。这样理解与五运六气的运转的道理,相差的太多。《六微旨》中,只说少阳治之,阳明治之,太阳治之,厥阴治之。只是说了标气在司天。阴阳的气在司天。都指的是每年初之气用事的时间。在三阴三阳的标气中,是把天分成了两半,一半是阴,一半是阳。阳明司天,上是阳,下是阴。少阳司天,左是阳,右是阴。厥阴司天,左是阴,右是阴太阳司天,左是阴,右是阳。凡是不懂这些的,再讲寸口、人迎诊脉的方法。大谈手经脉和足经脉的病情,就是再瞎说。所谓的移光定位,只是阴气和阴气在移动变换的盛衰,或阳气和阳气在移动变换的盛衰。或阴气和阳气在移动变换的盛衰。没有讲到本气的移光定位。没有讲到气在旋转中“上下有位”。为了说明气在运转中上下有位,古人又用图表示成这样的:

外列的盛衰,败乱生化大法

天气下临,有五季定位,有六种气旋转在天外。如图1,以少阳为例,少阳司天,甲申少阳气位的气有三种气用来司天。少阳之上火气司天。即A处。少阳之上中气厥阴风气司天。即B处。少阳之上标气阳气司天。即C处。在一个图中,看到了三种气。三种气在不同的时间盛衰是不同的。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这是时间的移动,是跟着二十四节气时令的变换而变换。在同一部的时令中,一气位的气有三气,不是同时下临到五季的气位中。 

      2024年。在初之气的六十天87.5刻的时间里。初之气的时令有两个节气两个中气,也就是有3043.75的时间,气是下降的。有3043.75的时间,气是上升的。书中说:“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异也”。所谓终始,指的是在大寒、雨水的30天,天气下降为开始,在立春和惊蛰的30天,天气上升为终。反之,立春、惊蛰是开始,大寒和雨水为终。这说的是在两个天体的气上升和下降。故《灵枢》中专门有一篇讲《终始》。

      如,先从大寒开始,大寒是中气,天气是下降的。是厥阴的气行于大地,厥阴的气从华夏大地的东北方定位,先入中原,过东方,过南方,到西方,在过北方,又旋转到东北方。这样的气在华夏大地上旋转十五天。天气下降15天,这叫气之中,“标气主气”,天气下降于大地的有质之中。当时间走到立春的时令,行于大地的气换成上升到天空的气。气上升时,是在节气立春的时令,少阳的本气主气,旋转15天。上升15天。是司天的用事,这叫气之初,地气上升到天空。从定位的东北方向开始,先入中原,由东到西,再回到东北方。当时间走到雨水的时令,行于天空的气换成下降在泉的标气。又由在泉的厥阴气行于大地。当时间走到惊蛰的时令,又由在泉厥阴气换成上升的气,在天上运转15天。再换成2024年第二部的气。少阴在泉为司地的气,少阴在泉气主管的气旋转15天。

     在初之气的两个中气,两个节气运转中。气上升,司天的气主,是节气的时令。气下降,在泉的地气主,是中气的时令。故气上升时,本气主。气下降时,标气主。在这里我们只看到了标气和本气。但是,在天气下降和地气上升时,两气在天地中间相交,所以还有一个中间的气,叫中气,叫人气。这里的中气,不是节气的中气。而是两气交在中间的气。所以只讲气上交在本气,气下降交在标气,并没有看到图1的人气。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六气的“微旨”,是用非常短的时间看移光的定位,即要用侯气来说明,气的上升和下降。

     在初之气,在初候的时间,是标气阳气司天。少阳气位的中气厥阴风气极衰,少阳气位的本气火也极衰,少阳的本气火和中气的风,都看成是不存在。少阳气位的气都是阳气在司天;如图4,司天的上中下都是阳气,不要分开看

     在中候的时间,是少阳的中气厥阴风气司天。少阳气位的标气阳气极衰,少阳气位的本气火也极衰,也就是少阳的本气火和标气阳气,看成是不存在。如图3. 司天的上、中、下,都是厥阴风气司天。

      在末候的时间,是本气火气阳气司天,少阳气位的中气厥阴风气极衰,少阳气位的标气阳气也极衰。也就是少阳的标气和中气的风极衰,看成是不存在。少阳气位的气都是火气司天。如图2,所示

     所以,初候的五天,是标气主,阳气是从C端,走到少阳的中间B处,叫走到少阳中间的工夫,再走到A处,叫走到少阳气位上边的工夫,而后少阳的阳气通天了。又与少阳中候的气接通了。叫标而中。在立春,初候的时间,少阳的气位,都是阳气标气用事的时间。

      当时令到立春中候的的时间,少阳的气位,是中气厥阴风气的本气司天,初候的气是先入到少阳风气的C处,少阳下边的工夫,走到中工,再走到上边的工夫,又与少阳末候的气接通了。叫中而本。

     当时令到立春末候的时间,少阳的气位,是本气火气司天,开始的气是先入到少阳火气的C处,少阳下边的工夫,再走到中工,再走到上边的工夫,又与下一个时令,雨水的标气接通了。叫本而标。

   凡是至而不至的气,都是来的气不及,所谓不及的气,是后时而至的气。都是小于平气的气。气都是生在中工以里的气。本气司天,是运行在本到标的气。气不及生在本气和中工之间。生成的气没有走到下工。标气司天,是运行在标到本气。气不及生在标气和中工之间。生成的气没有走到上工的气。

   凡是未至而至的气,都是来的气有余气。为先时而至的气。如未至春而先温。未至夏而先热。所以是太过的气,都是大于平气的气。都是生在中工以外的气。本气司天,是运行在本到标的气。气有余生在中工和下工之间的时刻。生成的气已经过中工,走到了下工的气。标气司天,是运行在标气到本气。气有余生在中工和上工之间的气。生成的气已经过了中工,是走到上工的时刻。

     所以《六元正纪大论》中说:当厥阴、太阴、阳明司天时,气不及,都运行在后天,也就是气都生在司天气的中工以里的气。注意:所谓中工以里的气,不要只理解成,本气位的上工,中工,下工的时间。在三之气司天时,包括气上升走到初之气,二之气的气和三之气。在终之气司地时,包括气下降走到四之气,五之气的气和终之气。

     当太阳、少阳 、少阴司天时,所为太过的气,运化在先天时,生成的气都生在中工到下工的气。注意:所谓中工以外的气,包括四之气的气到司天终之气的气。故不及之气都生在司天之后,后时而至。有余的气都生在司天之前,先时而至。这些气又分寅午未酉戌亥,为正化的实气。子丑卯辰巳申,为对化的虚气。所以生成的天符气,岁会的气,也有太过的气,有平气,有不及的气。

    不管是至而至的气,至而不至和未至而至的气,只要是应在司天主气的范围内,都是顺时应的气。凡是不应司天的气都是逆气,逆气在遇到司天一方的气,必生化成别的气。这叫万物由之,必然生化。如,厥阴司天毛虫静,带翅膀能飞的昆虫,多生多化。人的寸脉应的是弦脉。少阳司天,厥阴行于地,草木茂盛。人的寸脉应的是浮脉。太阴司天,太阳在泉行于地,万物受到湿气的滋养。人的寸脉应的是沉脉。万物应天令。

    司天的气胜过真气,亢极就成了大邪气。必有承气治它。如果是生成外列盛衰之气,必然是败坏了生化的大法。如,少阳司天生成的气不是少阳司天当其时的寒暑燥湿风火。是司天外列的气胜。是大于500刻以上的气,叫司天的气太高,高至九霄。司天的气就全变成大邪气司天了。因为气超过了本候气司天的气。都是司天的气太过。如,少阳司天来气是阳明司天的寒暑燥湿风火。都是外列的气。气虽过,但是,水不能过风,风不能过火。火虽尽,但火气总也不能过时。总是与别的气同治天。六气司天都有承气,有相生,有生有化有克。但是生克制化都要有一个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司天的气亢极了。就破坏了生化的大法。六气司天都是天乙所生。都是有定位的。如少阴的阴精之生。少阴之后的阳明,太阳母子承着。阳明燥金司天之后,有少阳太阴母子承着。土气太阴司天之后,厥阴风和少阴火,母子承着,太阳寒水司天之后,有少阳阳明承着。这些看看六气图的气序就全明白了。

    凡是不及的气司天,司天的气到而气不到。凡是有余的气司天,司天的气没到,而气先时而过。都是顺应司天的气,上应着司天的气。如果是司天的气不及。反而是未至而先至。司天的气有余。反而是至而不至。这些气都是被否定的气,都是逆气。逆则变生的气,都是气没尽的气,有余气的气中,小于平气的气,所以都要生化的气。故物生其应。人脉其应。所以说都是不及的气。可是,不及的气中,也有气不及而是气将尽的气,在消亡的气。有的虽是不及的气,而不是在消亡,而是有余力的气。依然是在布天周的气。

    看五运六气的运转,用的是侯气的时间,侯气的时间实际上是,日气中的时辰。因为一侯气是5天,是六十个时辰,在六十个时辰中,有初候,有中候,有末候,叫天地人。

   看年气,用的是二十四个节气,分春夏秋冬。有半年气上升,有半年是气下降,用了六个6087.5。分成初气为地,中气为人,本气为天。即初之气用的是三阴三阳的阴阳。上奉着二之气的中气为本气。还上奉着三之气的本气用事。在运转中,看的是社会和天气。在六六之节的一节中,有四气,有两节气上升,两中气下降。上升下降,也分天地人。而且把气的运行套用到了人的气血流动中,彰显在了寸关尺脉象中,论的是人有没有天命。

                                      拄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