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网友:

(2023-01-22 12:39:54)
标签:

诠释黄帝内经

答网友:

 1,治病治本,或治病治标。连所谓的博士生导师,理解的都不对。”本“指的是气位六气本气。气在气位的表面。套在人的经脉上,指的是在四肢手足经脉上,井荥俞经合的穴位生成的病气,都叫本气生成的病。”标“:是在气位里边的气。叫入到里边末端的气。套在人的经脉上,指的是在四肢手足经脉的另一端生成的病气。如足太阳的本气在足上,标气在命门生成的病。标气的病气,都论阴阳的大小多少。故有三阴三阳之说。这些气运转的道理不懂,就没有办法用气运转的道理解释中医的医理。治病就永远没有中医的理论。
   2,五运六运转图中,里、外圈气的排法为何不同?
    外圈的气是天有五行生的六元气。六元气,指的是寒,暑,燥,湿,风,火,一气叫一元,六气叫六元。别把《黄帝内经》里说的元气,去用文学的理解意识,而成流散无穷解释。寒,湿,是阴气,风,火,暑,燥,都是阳气。天的这六气在《内经》中,叫天的气。在天的气中,寒气:叫太阳寒气。湿气:叫太阴湿气。暑、火:叫少阴,少阳火。燥气:叫阳明燥气。风气:叫厥阴风。少阴是两用的气,又叫阴精的寒气。外圈的六气,是用阴阳气得多少的方式排序。
     当少阳主事,管天周时,阳气最多的是少阳,依次是阳明,太阳,叫三阳。这都是指气在开始生成的时候。书中叫标气。
     当太阳主事,管天周时,阳气最多的是太阳,依次是阳明,少阳,叫三阳。这都是指气在开始的时候。书中叫标气。
      当太阴主事,管天周时,阴气最多的是太阴,依次是少阴,厥阴,叫三阴。这都是指气在开始的时候。书中叫标气。
     当厥阴主事管天周时,阴气最多的是厥阴,依次是少阴,太阴,叫三阴。这都是指气在开始生成的时候。书中叫标气。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不管是何气主管天周,主管天周的气都是真气。真气是正气。比平气微微胜一些。又可以叫平气,是统帅天周运转的气,所以少阳的气司天,阴,阳的排序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所以书中说阴阳是平衡的。但少阳又是阳气最多的,又叫真气。用到诊脉上,司天为寸脉。为浮脉。浮脉不大不小,正好。叫无病的脉,叫天命的脉。阳气满,又与阴气平衡。故阳气内守,任何邪气无法入身。这样的人,书中也叫“真人”。五五二十五种人的一种。这就是“真人”的来历。故“精气内收,邪不可干”。所以说外圈的六气是按照三阴三阳,阴阳的多少排列的。又因为阴阳的标气是开始,气越走气越多。叫“标而本之”。走过中气,再走到本气,气都叫六元六气。所以书中说,三阴三阳承着六元六气。
   注意:古人用这六元六气代表人的手足六经脉。必须把前后左右的气序记熟了。气序就是手足的六经脉的脉序。气序不熟,诊脉时,三指之下,气序不熟,再说表里,正化和对化,连哪条经脉都不知道,在说脉象,全都懵了。
     里圈的气是天有五行生五色的气。这五色的气,就是五运经天图里说的,甲己黅色运气的气带。白色乙庚运气的炁带。红色戊癸运气的炁带,黑色丙辛运气的炁带,青色丁壬运气的炁带。这五条光带,加在了以漯河为中心,中华大地的六个方域,或者说是加在了中华大地的八个方域上。在气运转中是五运的气,甲己土运,指的是西南方,乙庚金指的是西方,丙辛水指的是北方,丁壬木指的是东北方,戊癸火指的是东方、东南方和南方。五运的气围成了一周,也叫八方。这五方,五运的气也是气,在大地上叫有形的五行之气。都是气,就像六气的气一样。但是这五气是以相生的方式排序的。
    丁木气生戊火气,戊火气生己土气,己土气生庚金气,庚金气生辛水气。辛水气生壬木气,壬木气生癸火气,癸火气生甲土气,甲土气生乙金气,乙金气生丙水气,丙水气生丁木气。
    这种排序也是春生夏,夏生长夏,长夏生秋,秋生冬,冬生春。这五运,五方,五季。五行套用到人的五脏中,就是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肝脏。
在里圈有五脏,在外圈有六经脉,套用到诊脉中,三指之下有经脉,经脉之下有脏器。脏器有五行之气,经脉有五行之气。所以诊脉之人,必修熟练的掌握这个能够代表人的经脉和脏腑的运转图。在时间的流逝中,里圈的五运,五季,五脏的位置是不改变的。可是,六经脉的气位都跟着年气,六六之节的步气,从着天的命气而变化的。两手左右不分,里外不分。南政年和北政年不分,世间有天大的能人,也分不清指下的脉象,应的是何经脉何脏腑。中医说病可能吗。
    故《黄帝内经》讲的中医医理盖世无双,早就印入在了中华人民的骨髓,也刻在了玉版中。不学会五运六气的运转讲医理,谁也偷不去,拿不走。
                                           拄其间
                                  2023.正月初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新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