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即内驱力。
记得在一次家访时,有一位孩子家长向我抱怨到:“老师,我要被孩子气死了。我让他背一首古诗,他就是不肯背。”我建议到:“你给点鼓励措施。”家长继续说到:“我对他说背完古诗可以吃棒冰,结果他棒冰也不要吃了,就是不肯背。”后来,我在和其他家长的聊天中发现有这种情况的孩子还不少。如果他们对学习没兴趣,那么,无论你是来硬的,还是给软的,他们就是不愿意行动,想要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督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最常用的手段。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两个问题:1、不具有延续性。
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2、半衰期太短。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又该怎么办。
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1、参与度更高。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2、行动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3、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
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放松的方式时,他根本不觉得学习很苦,他认为学习就是放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典型的内部驱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