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有感

(2019-02-27 22:23:28)
标签:

教育

  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杜殿坤编译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有一条建议是“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读后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语文教学需要两套教学大纲。

  所谓两套教学大纲,就是在教学之前要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需要学生牢记和长远保持记忆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要弄清楚哪些是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这是第一套教学大纲;第二套则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课内知识的目的,课外我们要提供大量的有效的背景资料——智力背景,这种“智力背景”越宽广越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却经常为学生连上课发言都不积极而烦恼。连简单的回答都答不到点子上,就更不要说期待学生能够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了。看来这是一个“智力背景”浅薄,“第二套教学大纲”没有执行到位的原因。比如,一堂古诗教学课上,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从古诗的篇章结构、形式特点出发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而学生呢,面对老师如此深度的善意的解读,就是不开窍。原因何在?我们的学生没有形成古诗的相关写法上面的“智力背景”。

  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强调第一套教学大纲,往往因为时间紧迫而忽视了第二套教学大纲,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合理运用两套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还要注重课外阅读让学生吸收更丰富的养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