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有感

(2019-02-27 21:45:39)
标签:

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这个词,似乎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说起来真的是有些奢侈,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只要吃好穿好玩好,其他事情不用操心。想想我小时候,记忆中有很多劳动的机会。当然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说的劳动并不是从纯粹意义解释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里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艺。

  孩子有爱劳动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将劳动与人的思维,与智育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让孩子通过劳动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从而使手的灵活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这里面,我读懂了他说的一个意思,就是要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要有思维的参与,要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看到他的劳动对象之间的联系,能够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劳动的成果,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思维的过程,尽管我们看不到,但你能从他的表现中看到他是如何经过自己的手工劳动和脑力过去来完成这个项目的。这也是苏氏提到的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参加劳动的一个理由。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的“手脑并用”的教育,与苏翁所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应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他的思维,比如办一张手抄报,比如折纸等,这些小型的动手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多给一些机会让孩子在劳动中不断成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