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新锐作家推荐:屈皓

(2014-04-13 15:25:00)
标签:

屈皓

80后作家

90后诗人

90后作家

00后作家

文化

分类: 90后作家

90后新锐作家推荐:屈皓

http://s9/mw690/00313RGEgy6I4B7tL6g28&690

个人简介

    屈皓,陕西乾县人。90后,本科学历。涂鸦散文随笔、古诗词、新诗、杂文、小说、寓言等体裁,7万余字作品散见《校园风尚》《关雎爱情诗》《台湾好报》《陕西诗词》《贵州民族报》《咸阳诗刊》等几十余种杂志报刊,曾任文学编辑,著有《烟雨西湖返棹时》。参加第五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筹备会议、陕西省赋学学会成立大会、咸阳市青年作家培训会。系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咸阳市诗词学会会员、乾县作协会员、《乾州文艺》通讯员。

 

文学观:

    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家、诗人、文学写作者、爱好者通过塑造一定的艺术形象借以表现或反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是有大道的,那就是文学始终得保持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人文关怀,文学始终应该保持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关怀。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能给人以精神启迪和慰藉,以及其中蕴含着有益于社会和人生的可贵价值。文学体裁没有贵贱轻重之分,重点还在你选择的体裁背后所体现的境界、胸怀、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文学与人类的关系。文学作品是由人创作的,是写人的,是写给人看的。从文学反映论的角度看,文学可以反映人的一切;从文学活动论的角度看,文学是以人为唯一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读书是精神的体验,是灵魂的远游,写作是心灵的倾诉。

 

在路上:

古诗入选《2013年中国诗歌年鉴》(《新诗大观》);

古诗获2013年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三等奖;

古诗获2013年“华通杯”全国原创诗歌征文大赛优秀奖;

古诗获中国小诗网成立四周年“我与小诗”诗歌大赛优秀奖;

古诗获青藤文学网第一届“青藤杯”古韵诗词大赛优秀奖

散文入选《盛放花开系列—中国90后先锋文学作品选》第一辑;

古诗入选《盛放花开系列—中国90后先锋文学作品选》第一辑;

散文获河南师范大学“书香寒假”征文二等奖;

古诗入围“净月杯”金冠诗人杯有奖征文复赛;

古诗入选《古今诗人咏咸阳》一书中。

 

 

社会评论: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杨焕亭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咸阳市作协主席)

 

         文海冲浪,彩虹当空。

                       ——董信义(知名作家、诗人。咸阳市作协副主席)

 

   通过草草翻阅他之前的那本文集以及我们之间不到半个钟头时间的交谈,我用震惊一词来表达我当时的感受。他学习、研究古典诗词时独到的见解,执著的追求,让我体会到,在这个崇尚物质,人心浮躁的时代里,一种勤奋向上的正能量的魅力。这也正是我乐意为他的诗作作序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便是他创作的那一首首意境优美、格律严谨,思想健康的诗作,虽说算不上首首精品,但可以说是多为佳作。

    另外,他的古诗笔功老练,结构自然,起承转合之间皆无懈可击,宛若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屈皓诗友不单格律诗写的好,他还写了不少藏头诗、四言诗和数字诗,这都是我不曾涉猎的领域,以后我还得多向这位后起之秀学习。

     ——岳芳珍(诗人、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散曲学会副秘书长)

 

    呈现在眼前的这本《烟雨西湖返棹时》文集有散文、随笔、文论、随感,更有不少近古体诗和现代诗歌。这些诗文记录了屈皓的所思所想和心路历程,其中多是一些真诚的随感絮语,但也不乏一些理性的睿智思考。屈皓的这本文集内容驳杂,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散文随感、学术试笔、诗词习作。

    散文随感这部分是我比较看重的。看完这部分我留下一抹印象,作者的心灵是质朴、纯洁的,甚至是天真烂漫的。正是这一部分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孤独、敏感而又略带忧伤的青年的心,同样也是这部分文字让我看到了屈皓对文学的痴迷以及他自身所具备的那种从事文学写作潜在的先天的可能。他写父母亲情的那部分文字尤使我感动,因为他写出了人生的痛感。屈皓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他思考文学、历史、世界、社会、人生。他想得深,也想得远,有的甚至已经带有学术思考和理论探讨的色彩。除了写散文随笔,屈皓也写诗,而且多是一些古典格律诗,这点让我很吃惊,因为这和他的年龄很不相适。诗是心灵的牧歌。对于那些能写诗的人我向来是敬佩不已。屈皓思维敏捷、文笔活跃,这是我所不及的。

          ——史飞翔(70后新锐文化学者、散文作家,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屈皓不是那种考上大学就松一口气,60分万岁混毕业的学生。他大学期间除了学好功课外,还在刻苦学习,一方面积极上进,准备跨专业考研;另一方面,他坚持写作,写了这么多的文章。他的文章,字里行间几乎找不到无病呻吟的做作,有的是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有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有的是文学的担当,作家的社会责任。他写了那么多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诗歌、散文,我自愧弗如。羡慕他年轻有为。

                             ——杨常军(散文作家,安康市作协副主席)

 

    我的印象中,屈皓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很精干,健谈,也很谦逊。他言必称师,我总是惴惴不安的。我们谈周国平、谈莫言,谈王蒙、陈忠实;谈余秋雨,谈林清玄;谈荒诞派,谈现实主义;谈传统作家,谈网络写手,谈文学的圣洁,也谈文学的沦陷和娱乐化。他总是侃侃而谈,对于新锐作家如郭敬明、韩寒等的评价,他也有自己的见地,不人云亦云,这些都令我吃惊。

    屈皓是学历史的,文史一家,他移情于文学,文学以史学为支撑,则更显功力和筋骨壮实。屈皓以写格律诗见长,他的格律诗格律严谨又不失活泼,秉承文学传统又融入现代思维。在格律诗的写作上,他是经过辛勤探索的,形成了自己的路子,并得到省诗词专家的肯定。同时,书中收录了作者的部分现代诗,也是颇见功力的。屈皓的学术文章让我看好,好多篇章都是作者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有些学术观点很有见地,当然,这与作者博览群书不无关系,阅读面宽,耽于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识。当然,屈皓的散文随笔也写得很不错,书中都有收录。

                                     ——郭明瑞(散文作家、安康市作协会员)

 

一、

风华正茂诗才盛,勤奋耕耘收获丰。

咏志抒怀情趣妙,推声敲韵律对工。

朝霞夕彩记甘苦,椽笔劲书成雅风。

春雨杏桃花满树,爽秋再品果香浓。 

二、

得心应手赋河山,格律精研润玉田。

艺海逐波千层浪,诗坛高唱万重山。

著书无利辉光耀,喻世深情艺苑妍。

妙韵升华高境界,乐吟盛世锦江天。

 

                         ——孟彦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咸阳市诗词学会会长)

 

    我与屈皓已相识两年有余了(相识于网络),在业余他拼命创作诗歌与散文,我在心里是这样比喻他对于她们的感情:诗歌像他的结发妻子,而散文却像他温婉的情人。我不知他何时已经混(混偏于调侃)成陕西诗词学会会员,以及好几个会员,这使我有点吃惊。首先,我被他低调的人格所折服(之前,我见过一些所谓的会员,牛的不得了);其次,他留给我的是大量的诗,尤以近体诗歌偏多。语言清丽典雅,近于自然。前几天,偶然看到他出版书的消息,作为朋友的我,也想借机胡乱说几句,一吐为快。  

通读屈皓近体诗歌绝句部分,不难发现其格律与文字的驾驭能力,已经趋向成熟,可以说,在90后文学爱好者队伍中,绝对是一匹黑马。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的今天,一个非专业学生(他是学历史的)搞古典诗词研究,并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无不令人惊讶。

    屈皓散文有时语言质朴,有时语言清丽,有时纹路清晰﹑逻辑性较强,阐述有力。可以说,他左手诗词,右手散文,而且乐此不倦,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为人做事,直来直去,敢说敢骂,此乃君子也!书的消息,作为朋友的我,也想借机胡乱说几句,一吐为快。

                                              ——丁海龙(青年作家、诗人)

 

 

贺屈皓新书付梓

浩浩秦川向远村,诗文伴酒醉黄昏。

承来屈子三分魄,借得东坡一缕魂。

笔底春风织锦绣,胸中意气纳乾坤。

人间笑傲唯君共,何处相逢不举樽。

 

                          ——(牛彦雄,青年诗人、作家)

 

 

 

屈皓近古体诗稿赏后兼赠

诗/河阳公卿

 

二辑六单元,洋洋尽万言。

篇篇有翡翠,字字落珠盘。

气正吟方好,心平品自端。

弱冠三尺剑,浩荡五云宽。

 

                     ——河阳公卿(诗人)

 

 

江南情结

 

你的胸怀揽着秦时明月

你的梦境萦绕江南情结

你的步履穿行唐风宋雨

你的明眸涤荡浮世尘埃 

 

 

悠琴扬箫皓月竹林聆听飘逸神韵

吟诗长啸笔走乾坤泼墨醉意逍遥

心系天下方寸素纸描摹世间疾苦

情牵江南西子湖畔采撷诗情韵脚 

 

 

那是来自雄浑豪迈的西北

那是源于壮哉秀美的长安

你的笔墨浸透历史的厚重

你的文字熏染江南的灵秀 

 

 

抑扬顿挫的词腔是你用俊笔挽起的岁月狂澜

平仄起伏的诗韵是你用素宣写意的烟雨江南

牧野的春雨正捎来春天的讯息

秦唐的诗篇已酵出陈年的佳酿

沉浸在梦里满腔诗情因你构筑

忧戚在心怀嫉俗愤世由你直指 

 

 

追随挚爱的文学吧

那是生命永恒的知己

栖居纯净的文字吧

那是灵魂永生的归宿 

你的笔下,山河正

你看窗外,月色正明

 

                                  ——何淼(青年作家、诗人,山东大学研一学生)

 

 

 

 

    屈皓是一个让我敬仰的人,姑且不论他的成就,相近的年纪,貌似的经历,他的字里行间,句句真情,字字肺腑。他仅是一个平凡的90后,却站在现实的角度,以独到的见解,高于现实的目光,剖析这个不平凡的世界。

    他的语言,没有无病呻吟的痛楚,他的词汇不是故作娇柔的点缀。他以自己丰富的文学底蕴,将平淡的现实化为崇高的文学,将琐碎的生活化为精湛的艺术,以至于所有的赞美之词在他的身上都显得那么苍白,他给人的感觉,恰如山间的清泉,经历过曲折的人生,却不因山路的阻挡而改变寻梦的方向,哪怕是峰回路转,却也蜿蜒前行,哪怕没有大江大河的浩荡,却也清澈见底,没有任何的杂质。特别在这么个世风日下的年代,还有那样一个清澈的眼眸,这是他今世最大的修行,是世人的眼福。

                                              ——张满(90后文学爱好者)

 

    与他结识与其说是缘于网络,倒不如说是缘于他的诗作,可我没想到他在散文方面也是颇有造诣。他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中流露出真挚的感情,每一个场景,都那么熟悉,每一次感触,都触动了我最敏感的神经。从安宁淳朴的故乡到喧嚣浮躁的都市,他始终都保持着一颗单纯、质朴的心。因为他始终把故乡装在心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就如同走进了他的故乡,感受到了他内心最柔弱的那一抹风景。他是一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总能够以独到的视角捕捉到感人的生活画面。他对道德、人性的反思是深刻而独到的,也只有“羁旅心痕”的人才会对此作出如此高深的解读。

                                             ——夏雨轩(90后文学爱好者)

    最早是因古诗认识屈兄,在这本书中又读到了他很多的散文,其中犹以描绘自然的居多。四季之景,山水之色,自然之爱,被这些文字刻画得如梦如幻,宛若仙境;故乡之情,赤子之心,凌霄之志,在这些话语间流露得淋漓尽致,亦美亦真。另外还有许多描写世风俗气的,如《苦难是心灵的健身房》一文,通过对小学同学一段生活状况的描写及自身身世的描叙,让我们不禁感慨生活的无奈,命途的多舛,并让我们明白苦难不过是生活的本色,就如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样,必定是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方能修成正果,取得真经。《掩卷沉思》一文更是包罗万象,是对这个社会的思索与探讨。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历来是每一位文人的使命之一。《人生三宝》、《苍蝇的疑惑》等文里面足见。散文部分精彩处处可见,这里不能详叙。

    屈兄诗中处处可见这样沉思的文字,每每读来让人如品一杯清茶一样的享受。屈兄的诗让我受益匪浅,屈兄的人格力量更是一直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不断前进。愿屈兄能在当今文坛上越走越远,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江浩(90后文学爱好者)

 

    每读次屈皓学长的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文笔郗弱,埋头于古书中,向往闲云野鹤,一味逃避现实,笔端轻于鸿毛,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也只是想想,而屈皓学长却能付之笔下,他文笔犀利,优秀到让人仰视,批判文学只有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不为生活奔波才能获得的精神满足,未来的路很长,而我要向别人学习的也更多,短笛牧歌是一种享受,而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必须承担,这样的震撼,这种感觉,远非笔墨所能描述,在实践中获得的远比臆想要真实的多。   

    屈皓学长让我认识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能够走过眼前的狭隘而理性的对待。

                                     ——梁欢(90后文学爱好者,陕师大大一学生)

 

    屈皓素来雅好文学,诗词楹联,晨夕披览;曲艺杂文,从不释卷。原本秉赋不凡,又惜时如金,勤于伏案,墨耨笔耕,著述之心,从无稍辍,故终有所成。屈皓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文学,他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敢于思考,善于思考,问得深,思得远,故行文铿锵有力,汪洋恣肆,又清新自然,别具一格。其散文立意高远,既善从大处着眼,亦可自末节勾勒,又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引人入胜,惹人遐思。积四年之力,成五万多字之言,体大思精,内容丰富,囊括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评人、论事、状物、抒情、言志,谈古论今,品中评外,既叙己又说人,观点新颖,见解深刻,启智慧,益品行,发人深省。我与屈皓相识四年,知之甚深。他爱文学,我好史学,但作为一个门外汉,以史学之眼光来评论文学,我明显感到自身学养之不足,诚惶诚恐;且屈皓诗文集包罗宏富,阅读起来已觉力有未逮,加以品评更感左右难支。然我素钟爱东坡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置身方外世界,胸中想必别有一般亮丽景致。是以不揣鄙陋,草撰斯文,庆贺之外,钦慕之余,聊遣心怀。

                                              —— 郭跃山(泛90后文学爱好者)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quhao2011

新浪微博:@乾县屈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