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的考試時間是11:00,可以放鬆地睡個懶覺。齊9點半才自然醒來,時間充足,由得他慢騰騰邊吃早點邊和工人聊天玩笑。4號報名時就問了,孩子講普通話有毋問題?老師為難的說:都是那麼考哦,你試著這段時間多和他講白話吧。10天時間,一門語言哪能突飛猛進?何況是3歲的孩子?孩子們一起應試,老師白話講解提問,講白話的孩子自然佔優勢,看來齊是沒得爭了!不抱希望,也就少了壓力,重在參與,任其自然吧。
不像上週連逼帶哄的讓齊去英才應試,還一路提醒要好好的回答老師的問題。
這一次,到時間我換好衣服只問:齊,去不去做遊戲?要是不去,我就一個人去了。齊還真著急了,趕緊換好鞋子搶著出門去按電梯。
10:30就到了學校,大廳正門口站著兩位老師,手持體溫儀給每個進門的考生量體溫,查看准考證後看還沒輪到我們,就安排在旁邊等候。澳大的分流好像不錯,報名人數應該和英才差不多,但等候大廳並不見太多人,上週英才考試可是人潮湧湧。告訴齊我們是在排隊,叫到號就可以上樓去做遊戲了。他乖乖的坐著,打量着周圍,還時不時問問。一批大約18人,叫到號後便上樓去,兩批過後輪到了我們。齊自己拿著准考證上樓交給了老師,換了個准考證牌號貼在身上後又坐在旁邊的演講廳等候,難怪下面見不到太多人,考室--演講廳--樓下大廳,人流已被分散,安排得算是井井有條。之後18人分為3個組,每組6人,按照順序從演講廳右門出去,被領到各組的考場。
第一個考室是舞蹈考核,考室中間按半圓形等分為6個位置,每組考生和家長站在自己的位置,一位老師在前面先講解和示範,跟學一遍後,開啟音樂,所有考生家長一起做,另一位老師查看與評分。動作很簡單,踏步,拍手,模仿摘下水果後一口吃下去,和家長一起牽手轉圈,擁抱等。我們在最邊上一個位置,離示範老師最近,但半圓形狀的排列方式,我們站的方向和老師形成了90度角,齊自然的盯著對面的孩子而不是臺前的老師了。
跟學時還有小朋友哭著要離開,齊好奇的看著,我可是忙得很,看著老師的動作,邊學還得邊教齊,又得讓他注意力轉移到臺前的老師身上來,這哪是考孩子,明明是考家長了。齊只顧周圍看熱鬧,隨意地跟跳幾下。正式的那遍好一些,齊喜歡踏步,也跟著開心的做了起來,轉圈,擁抱…都有做,就是總會慢半拍,老師已經在做下一個動作了,他還停留在上一個動作,稚嫩的動作很搞笑,哈哈,結束了他還在意猶未盡。
接下來被帶到另一個考室,進門時有老師發一張紙,一看,原來是一個小故事,看來要考故事的內容了。考室中間有幾張小桌,擺放著一些積木,我們最後一個進去,積木那都有人了,只好坐在邊上的小椅子上。我忙著給齊講故事,他安心的聽了一遍,隨後就不耐煩了,兩眼只盯著積木和玩具。現在想起來有些遺憾,明明打定主意當作遊戲了,深陷其中卻又被功利牽住了。我只顧著講故事,也沒抓緊帶著他去玩玩積木,有其他孩子也可以一起玩嘛!看來當媽的還是不夠淡定!很快輪到我們,又轉移陣地,被帶到了另一個考室。
第三個考室有三張臺,三位老師分別負責考核三位考生。坐定後,告訴老師齊講普通話,這部分提問就改用普通話進行了。先問了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媽媽的性別,最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等,第二個環節是找出相同形狀的玩具,這些齊回答得都很快;第三個環節是聲感考核,一個搖鈴,一個撥浪鼓,先聽聽各自的聲音,然後老師在身後搖動其中的一種,讓齊指認,齊也答對了。下一個環節是觸感考核,老師拿出一個袋子,讓齊摸了摸裏面的物體,然後指著桌上的一塊柔軟的毛巾和一塊比較粗糙的清潔布,讓齊指認哪個和袋子裏的物體相同,齊指了毛巾,我看不到袋子內的東西,也不知道答得是否正確。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剛纔發的故事了,老師請媽媽講故事,講完後只問了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還請齊收拾好自己的椅子,這樣就全程結束了。
覺得考試安排有點亂,匆匆忙忙的幾個考室轉,還沒反應過來,就草草結束了,也不像其他學校有小禮物派送。正好學校對面就有一個玩具店,齊很醒目,自認為表現不錯,及時地向媽媽索要玩具,我也高興地答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