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案例分析(二)
(2018-06-05 15:45:28)
案例一:
活动的基础部分第一环节感受蒙德里安作品的特点,通过播放PPT第一页和第二页,在比较中观察发现格子画的特点。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问:“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分别说了有方块、颜色和条纹,紧接着教师提问:“条纹是什么样的?这些格子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韩柳老师依然运用的是ppt的动画功能,两幅作品一前一后进行比较,幼儿在分析比较中印象依然模糊,韩老师应该运用单双页显示功能,将两幅作品放在同页呈现,更能吸引幼儿注意,清晰比较两幅作品的不同。
案例二:
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韩老师播放的视频经过剪辑,比第一次有针对性,也很清晰,主题也比较突出。另外,本次活动的总结清晰了很多,看得出韩老师活动前做了较多的准备。
案例三:
活动的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设计T恤衫和讲评欣赏环节。幼儿在设计完自己的T恤衫之后教师运用软件“101教育PPT”实现孩子作品的上传和走秀的视频,每个幼儿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
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于T恤衫的设计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孩子依然没有运用格子画的风格来设计,教师可以提供空白满格子的画纸,在操作前,教师要强调用蒙德里安绘画的风格来装饰。最后的“101教育PPT”软件运用的比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走秀环节,孩子们不够大胆,可以事先将走秀的环节环节练一练,效果应该会更好。
总评:
教师本次活动的过程较清晰,课前准备也比较充分,但每一个环节走得较快,教师的引导、提问不够充分,小结的也不够到位,幼儿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师还处在过教案的阶段,没能充分及时抓住幼儿的思路,及时给予有效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