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潍城十笏园小记

标签:
都市风光说古论今 |
分类: 随笔杂谈 |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面积2000平方米。它始建于明代,原为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至清代,曾为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的陈兆鸾和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使的郭熊飞先后所拥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遂称“丁家花园”。
“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解释说:“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在中国众多的园林中,它以小巧精致著称,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台、舫榭等建筑共有
十笏园东部和西部都是园林式庭院,中部纯为园林,池清亭秀,松萝荫深。四照亭置于水池的中心部位,四面都是三开间,屋顶三重檐,檐檐相叠。名为亭,其实是榭,四面设美人靠,任人凭望。所谓四照,即四面可观:东可望山亭,西可观曲廊,北赏砚香层楼,南眺十笏草堂。亭西侧为入口,左右有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边立有玲珑太湖石,上题“十笏园”三字,此石形态娇好,有上中下三孔通透。
东院正厅即十笏草堂,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门上悬挂着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
院内设有若干展厅,其中郑板桥陈列室尤为精彩,其匾额为当代书法大师启功题写,陈列有郑板桥画像、塑像、碑刻、手迹、书画、印章以及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专著等。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七载春风在潍县”,他的遗风与轶事,使这座名园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