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欲修人爵修天爵

(2013-03-01 20:44:09)
标签:

都市风光

文史论丛

分类: 随笔杂谈

   

http://s13/bmiddle/a47c2d92g06492a2c6d1c&690

    青岛万字会旧址后院的阿拉伯式建筑,现为王献唐研究会使用。门前两侧的楹柱上,悬挂着明晃晃的铜质弧状竖匾,分别镌刻着楷书联语“欲修人爵修天爵”和“不爱今钱爱古钱”。


   http://s3/mw690/a47c2d92gd6dc8a9f2b3a&690       http://s15/bmiddle/a47c2d92gd6dc8f8bed79&690

    
    上联中的“天爵”与“人爵”语出《孟子·告子章句上》:“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实际上是精神的爵位,在于本人的道德修养(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人爵则是偏于物质的爵位,必须靠别人赋予,或封赏或世袭。此语系高度称赞王献唐先生的道德品质。
    王献唐一生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但对古钱、文物、书籍等极为热爱。为搜集古钱等,他不惜重金购买。下联充分肯定王献唐先生为收藏和保护文物而倾其所有、不遗余力的执著精神。
    
http://s1/mw690/a47c2d92gd6dd17761dd6&690
    王献唐(1896-1960),山东日照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国学家,图书馆与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与守望人,被誉为“一代宗师”。他博学多才,著述宏富,精于历史、考古、文字、音韵、训诂、金石、书画、货币、版本、目录之学,对山东出土的商周铜器、汉画像石和邹滕陶文、临淄封泥等多有收集研究,工书法、绘画、篆刻。他善于使用传统学科相互贯通、中西学术相互交融的研究方法,其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广涉多个学术研究领域,且均有深厚造诣,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19298月起,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

http://s4/mw690/a47c2d92g06492a1950f3&690                   王献唐先生的部分著作

http://s3/mw690/a47c2d92g06492a194f72&690                            王献唐著《寒金冷石文字》封面

7.7”事变后,为使馆藏文物典籍免遭日军掠夺毁损,他变卖家产并借贷资金,将大批珍贵文物和图书运至四川,筚路蓝缕,传承文脉,使齐鲁文化精华得以保存至今。解放后,担任了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为支援国家的博物馆建设事业,王献唐向国家捐献出越王勾践剑、李自成闯王印等珍贵文物8000余件和珍藏的古籍5万册,表现了他轻财重义的高尚品德。

     王献唐研究会的门楣上方,高悬着“双行精舍”匾额。双行精舍原本在济南的山东省图书馆内,是王献唐先生的办公室和藏书处。青岛王献唐研究会将匾额复制悬挂于此,颇有深意。匾额系孔德成先生以小篆题写。


http://s15/mw690/a47c2d92gd6db768d49ae&690

    附:孔德成(19202008),字玉汝,号达生。系孔子第77嫡长孙,袭封第32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曾任台湾大学等高校教授,台湾“考试院”院长等职。其书法初宗“二王”、后习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四体皆擅,且精于甲骨、金石文字。1937年10月,王献唐将山东重要文物古籍31大箱运到孔府,孔德成全力帮助运输收藏。二人一见如故,亦师亦友,相约“至海枯石烂,汉奸的帽子你我绝不戴一顶。”

http://s9/bmiddle/a47c2d92gd6dcbb33facb&690
                        王献唐遗书《双行精舍校注水云集》

藏书印                             王献唐先生手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