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万字会楹联撷英

标签:
都市风光文史论丛 |
分类: 随笔杂谈 |
http://s4/mw690/a47c2d92gd6d2c8bfc153&690
2013年春季期间,笔者参观青岛万字会旧址时,见到那里的建筑上保留了不少原先的楹联。因当时未曾一一拍摄,故于2月28日再次前往补拍,写此短文以记之。
这些楹联分别以篆书、隶书、楷书和行楷题写,字体结构谨严,功底颇为深厚,书艺精湛;词句对仗工整,多处运用典故,宗教色彩浓重,读来耐人寻味。欣赏这些楹联,确为一大幸事。
万字会的中院山门前面两侧楹柱上,有篆书的楹联:“水碧山青本钟灵毓秀;瀛洲蓬岛驾义捐慈航。”(见题图)显然,这是专为红卍字会青岛分会所撰写,上联直抒青岛地灵人杰:“钟”在这里意为凝聚,“毓”意为产生、孕育。“钟灵毓秀”意为凝聚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也就是山水秀美,人才辈出。下联昭示着万字会的宗旨:慈悲为怀,普遍救助大众。瀛洲蓬岛为传说中的东海仙山,“义捐”指慈善事业,“慈航”指慈悲救度众生出离苦海,犹如以舟船渡人。
http://s8/mw690/a47c2d92gd6d2d19099c7&690
进了山门,回头看山门里面的楹柱上,有楷书的楹联:“渡化群伦同登道岸;沟通五教共驾慈航。”这里的“群伦”指大众、众生。“沟通五教”即红卍字会所提倡的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五教合一”。
在大殿前的楹柱上有三副楹联,一副是行楷:“两阶敷文教,七旬咸格;大海静风波,重译来朝。”另一副隶书:“道本中平,兆造大同世界;化扩欧亚,会来万国冠裳。”此处“阶”为层次意,宗教中有“无为” 和“有为”两大层次,如同哲学中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层次。“敷”意为布置、铺开。“咸”为都是、全部之意。“重译来朝”是古代中国人心中理想的和平境界。远方的“番邦”来中国朝拜,因为离中国太远,没有任何一个翻译同时通晓这两种语言,需要多重的翻译。用在此处,意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和平共处。“兆造大同世界”,“会来万国冠裳”的意思都与此大致相同。还有一副楹联,由于被画展的标牌遮挡而不得观。
http://s13/mw690/a47c2d92gd6d2f444dadc&690
在前院古罗马式大厦的中间两罗马柱上的楹联,是以楷书题写的:“胜地起重楼,高矗云霄,列宿众星拱北极;名山环渤海,远通欧亚,义楫慈航度东瀛。”这里的“重楼”指若干座大楼,概因岛城的万字会最早于1934年兴建了后院的阿拉伯建筑风格之藏经楼;而后于1937年兴建中院的宫殿式建筑;前院的高楼于1940年始建,是为“重楼”。 此处的“北极”指北极星,也叫北辰、紫微星,是夜空中最亮也最为稳定的星。“列宿众星拱北极”的意思是众星都拥护环卫着北极星。出自《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在外侧两罗马柱上的楹联,是一副以隶书题写的长联:“依林泉名胜,成伟大功行,美哉轮兮,美哉奂兮,徥无为为有为,声教所暨,讫于四海;发慈悲心肠,
救诸劫痛苦,由己饥也,由己溺也,以先觉觉后觉,中外不分,视若一家。”上联中的“徥”为“是”字的古体。下联中“由己饥也,由己溺也”意思是: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出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时近中午,见一位老先生对这里的建筑、陈设、植物均甚关注,攀谈后得知,此公是国画家潘惠久先生。我们坐在院中的休息处交谈约半小时,甚是投契,是为此日又一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