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小鱼山下名人故居

(2013-02-17 13:57:41)
标签:

春节特稿

都市风光

分类: 随笔杂谈

http://s15/mw690/a47c2d92g05af331cb0de&690

      题图摄于青岛市福山路与福山支路交汇处附近

青岛小鱼山上固然风光无限,而其山脚下却蕴藏着颇为厚重的文化积淀,因为有一个文化名人街区在这里。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其周边的街巷构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和科学家在此寓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2013年春节期间,我在小鱼山下穿街走巷,寻访了一些名人故居,品味着岛城的人文历史,寻觅着这座城市的深邃所在。

 

http://s3/bmiddle/a47c2d92gd5e55a8df36a&690   http://s7/bmiddle/a47c2d92gd5e55dd4ec4a&690

追溯历史,明朝初期,小鱼山一带是古老村落会前村人的家园。直到1891年,清朝政府决定在胶澳设防,在小鱼山西侧建起总兵衙门,为青岛建置之始。1897年德占胶澳后,小鱼山东南麓的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被规划为第一个别墅区,陆续建起一座座欧陆风格的小洋楼。

1923年康有为先生来到青岛,住在原德国总督副官官邸(现福山支路5号),成为寓居小鱼山街区的第一位文化名人。1924年他出资买下这处房产作为寓所,直至19273月病逝于此。


  http://s6/mw690/a47c2d92td5e57c583cbb&690   http://s4/mw690/a47c2d92td5e57a0e6dbb&690

1926年,著名作家、山东诸城籍的王统照先生来到青岛,观海路49号是他的故居。定居在此的近30年里,他写下了大量诗歌、小说、散文,著名长篇小说《山雨》就在这里问世。1929年,王统照还在这里与同仁创办文学期刊《青潮》。“谈笑有鸿儒”,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吴伯萧等著名作家曾来这里相聚,交流思想,切磋文学。

私立青岛大学于1924年在小鱼山西北侧(在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成立。 1930年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19319月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它是青岛精英文化和城市文学崛起的基石,对青岛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9304月,著名教育家杨振声就任国立青岛大学首任校长,他广邀名师赴青任教,青岛一时名人荟萃,星光闪耀。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沈从文、老舍、童第周等专家学者都陆续来到青岛,使岛城随着全国学术文化的大潮涌动,一度成为与北平、上海齐名的三大学术重镇之一。


http://s6/mw690/a47c2d92g05af33099195&690
    19306月,闻一多先生来到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他在青岛完成了《杜少陵年谱会笺》、《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著述,创作了长诗《奇迹》。闻一多的故居有二,一处在今海洋大学校园内的红岛路校门附近,称“一多楼”;另一处位于鱼山路5号。上图一多楼前的纪念碑是19843山东海洋学院师生员工所立。

http://s4/mw690/a47c2d92gd5e9c8025b13&690               梁实秋故居

1930年至1934年,梁实秋先生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在此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鱼山路33号是他的故居,至今院内还有先生当年栽植的树木。见多识广的大文豪梁实秋认为,居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他赞叹:“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http://s6/bmiddle/a47c2d92gd5e5057c7365&690             沈从文故居

 福山路3号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居。从19311933年,他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住在这里。故居的院墙由青色花岗岩砌筑,我透过雕花铁栅栏大门,看到里面那座青砖红瓦的二层小楼,透露着几多的沧桑。他在这里先后写下《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三个女性》等作品。名著《边城》最初的酝酿,正是在这里居住时萌生的。巴金先生来青岛时曾住在这里。作家吴伯萧的旧居位于沈从文故居斜对面,前些年已被拆除。


http://s5/mw690/a47c2d92gd5e5056d0a64&690             洪深故居

 1934年,现代作家、电影戏剧家洪深担任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接替梁实秋),福山路1号是他的旧居。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建筑,是一座二层的德式小楼,有着高大的门厅和拱形窗户,青砖灰瓦,歌特式的屋顶耸立,古朴而庄重。洪深在这里编著的电影剧本《劫后桃花》,成为中国电影艺术首创文学剧本样式,影片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电影皇后胡蝶担纲主演。


              萧军、萧红、舒群故居
      
1934年作家萧军、萧红夫妇从伪满洲国来青避难,与作家舒群一家比邻而居。观象一路1号是萧红、萧军、舒群故居,在这座小楼里,萧军完成了长篇《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生死劫》。这两部作品均由鲁迅先生作序推荐出版。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先生是著名生物学家、优秀教育家和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1934年至1937年,他担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时,故居位于鱼山路36号。

http://s9/mw690/a47c2d92g7bca1a23eb28&690              笔者在老舍故居前留影

1934年至1937年,老舍先生一家在青岛生活,先后居住地有三处。1935年年底起,在黄县路12号租住了楼下的几间房屋,在这里他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优秀作品。这所故居现已建成骆驼祥子博物馆。住在他楼上的是文艺界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三兄妹。


http://s8/mw690/a47c2d92g7bca1a23d247&690              杨振声故居


 黄县路7号是杨振声故居,黄县路19号是台静农故居,福山路15号是成仿吾故居,福山路36号是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龙口路40号是华岗故居,观海二路13号甲是王献唐故居,文登路8号是胡若愚故居,鱼山路8号甲是赫崇本故居,鱼山路36号院内有冯沅君陆侃如夫妇故居、童第周故居、束星北故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许多文化名人,都在青岛有过他们曾经的住所。


20126月,经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然而,目前大多数名人故居仅限于标牌示意,尚未向公众开放,里面居住着寻常人家,有的甚至已经破败不堪,令人惋惜。我祈盼,有更多的文化名人故居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适当的修缮,如同已经开放的康有为故居和老舍故居那样,布置展厅,陈列相关文物,供人们回顾往昔岁月,起到弘扬岛城文脉的应有作用。

http://s10/mw690/a47c2d92g7bca1a202e9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