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鱼山下名人故居

标签:
春节特稿都市风光 |
分类: 随笔杂谈 |
http://s15/mw690/a47c2d92g05af331cb0de&690
青岛小鱼山上固然风光无限,而其山脚下却蕴藏着颇为厚重的文化积淀,因为有一个文化名人街区在这里。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其周边的街巷构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和科学家在此寓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2013年春节期间,我在小鱼山下穿街走巷,寻访了一些名人故居,品味着岛城的人文历史,寻觅着这座城市的深邃所在。
http://s3/bmiddle/a47c2d92gd5e55a8df36a&690
追溯历史,明朝初期,小鱼山一带是古老村落会前村人的家园。直到1891年,清朝政府决定在胶澳设防,在小鱼山西侧建起总兵衙门,为青岛建置之始。1897年德占胶澳后,小鱼山东南麓的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被规划为第一个别墅区,陆续建起一座座欧陆风格的小洋楼。
1923年康有为先生来到青岛,住在原德国总督副官官邸(现福山支路5号),成为寓居小鱼山街区的第一位文化名人。1924年他出资买下这处房产作为寓所,直至1927年3月病逝于此。
1926年,著名作家、山东诸城籍的王统照先生来到青岛,观海路49号是他的故居。定居在此的近30年里,他写下了大量诗歌、小说、散文,著名长篇小说《山雨》就在这里问世。1929年,王统照还在这里与同仁创办文学期刊《青潮》。“谈笑有鸿儒”,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吴伯萧等著名作家曾来这里相聚,交流思想,切磋文学。
私立青岛大学于1924年在小鱼山西北侧(在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成立。
http://s6/mw690/a47c2d92g05af33099195&690
http://s4/mw690/a47c2d92gd5e9c8025b13&690
1930年至1934年,梁实秋先生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在此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鱼山路33号是他的故居,至今院内还有先生当年栽植的树木。见多识广的大文豪梁实秋认为,居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他赞叹:“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http://s6/bmiddle/a47c2d92gd5e5057c7365&690
http://s5/mw690/a47c2d92gd5e5056d0a64&690
1934年至1937年,老舍先生一家在青岛生活,先后居住地有三处。1935年年底起,在黄县路12号租住了楼下的几间房屋,在这里他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优秀作品。这所故居现已建成骆驼祥子博物馆。住在他楼上的是文艺界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三兄妹。
http://s8/mw690/a47c2d92g7bca1a23d247&690
2012年6月,经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然而,目前大多数名人故居仅限于标牌示意,尚未向公众开放,里面居住着寻常人家,有的甚至已经破败不堪,令人惋惜。我祈盼,有更多的文化名人故居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适当的修缮,如同已经开放的康有为故居和老舍故居那样,布置展厅,陈列相关文物,供人们回顾往昔岁月,起到弘扬岛城文脉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