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师梧
师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9
  • 关注人气: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絮语泉城(十三)

(2013-01-14 14:25:21)
标签:

都市风光

说古论今

谈天道地

分类: 随笔杂谈

秋来历下雁声中

http://s15/bmiddle/a47c2d92gd86b9e66c8ee&690

              (本文图片均选自网络,鸣谢拍摄者)

这篇短文的标题是化用明末清初诗人申涵光《泛舟明湖》句而成的。申涵光(1619—1677),字孚孟,一字和孟,号凫盟,一号聪山,直隶永年(今河北省永年县)人,明太仆寺丞申佳胤长子。清顺治中恩贡生,屡被荐而不就,终生绝意仕途。其诗以杜甫为宗,兼采众家之长。


http://s13/mw690/a47c2d92gd339b34c574c&690
      他的《泛舟明湖》共有六首,影响最大的是如下这一首:

女墙倒影下寒空,树杪飞桥渡远虹。

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俱在雁声中。

  首句写的是诗人泛舟大明湖所见的风光:蓝天下,城头短墙的倒影映在水中,好像是从秋日的高空落下来一样。诗的开头可谓气势非凡。

第二句则写远景,岸边杨柳依依,石拱桥高出树梢(树杪miǎo即树梢),宛如一道飞过天边的长虹。“飞”和“渡”拟人化地展现了桥身的雍容与灵动。诗人将读者的视线拉向远方,为下文写雁声作了铺垫。


http://s11/mw690/a47c2d92gd339e2b88342&690

第三四两句从具体引入空灵,通过雁声激发起读者的想像力:随着入秋时节来临,当大雁在明湖上空飞翔时,整个济南城就笼罩在雁声中了。这是引人遐思的诗句,充满诗情画意的雁鸣!


http://s5/bmiddle/a47c2d92gd339b33cbba4&690

但是,我们还必须用心体会诗人的良苦用心。《诗经·鸿雁》中鸿雁于飞,哀呜嗷嗷乃摹写流浪难民惨状之句。申涵光在这里借寒秋鸿雁哀哀长鸣之声来映衬百姓饥寒交困的悲哀——哀鸿遍野 ,从而表达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厚同情。诗中以美景写哀情,愈见其哀,达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再看《泛舟明湖》的第五首:

茂苑荒台鹿自游,断垣衰草隐朱楼。

宫中只有明湖水,依旧潺湲出御沟。

这里的“茂苑”、“朱楼”、“御沟”特别是“明湖”,无一不与明王朝相联系,暗含凭吊故国灭亡之意。诗人抒写对于明王朝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思想,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