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絮语泉城(十一)

(2013-01-10 23:30:47)
标签:

都市风光

说古论今

谈天道地

文化

分类: 随笔杂谈

海右古亭拂秋风

http://s13/mw690/a47c2d92gd2ec548d9a4c&690

      (本文图片均选自网络,鸣谢拍摄者)
     济南大明湖的景点甚多,异彩纷呈,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历下亭,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历亭秋风”乃历史上的济南八景之一:湖水因秋风轻拂而荡漾,清波拍岸;岸上垂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湖中莲叶随波起伏,荷花在轻风中颤动;更有阵阵清幽的荷香随风飘来,令人心旷神怡。
      历下亭又称古历亭,最早见诸文献为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曰泺水北为大明湖,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客亭即“驿亭”,系驿站所设,驿站是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相当于现代的政府招待所。唐天宝四年(745)诗圣杜甫和北海太守李邕曾在亭里宴饮。杜甫作《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名句,历下亭由此而遐迩著闻。

北魏至唐末,大明湖水域面积比现在大得多。今五龙潭公园西部竖有古历亭旧址石碑,碑阴铭文曰:古历下亭在五龙潭,即古大明湖西岸,其南有大明寺,西有修竹万竿,拂天蔽日。并刻有杜甫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http://s10/mw690/a47c2d92gd2ec548d7499&690
唐代末年,古历下亭逐渐废圯,宋代重建于大明湖南岸,金末毁于战乱,元朝重修,明末又毁。清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山东盐运使李光祖在湖中岛上重建历下亭。后经雍正、乾隆、道光、咸丰等历代增修改建,始成现存之布局规模。

岛上绿柳成荫,修竹芳卉,亭阁掩映。前门正对主亭,门框嵌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手书“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楹联,门厅高悬海右古亭”木匾。门外西侧四柱碑亭,内立乾隆御题诗碑。


http://s9/mw690/a47c2d92gd2ec547df9b8&690

主亭平面呈八角形,全木结构,重檐攒尖顶,檐下南向悬乾隆御笔“历下亭”金字红匾。


http://s4/mw690/a47c2d92gd2ec547dd3d3&690

主亭北边有大厅五间,花雕扇扉,曰“名士轩”,轩内西壁嵌线描石刻李邕、杜甫画像以及自秦汉至清末祖籍济南的15位名士的石刻画像,系民国十年重刻,刻工精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东壁嵌何绍基书《历下亭诗碑》,书法笔力雄健,苍劲古朴。


http://s5/mw690/a47c2d92gd2ec547d9454&690                    (李邕)                            (杜甫)

主亭西边有厅堂三间,红柱青瓦,面对天蓝水蓝湖天一色,故名“蔚蓝轩”,相传乾隆曾在此驻跸。


http://s15/mw690/a47c2d92gd2ec546e385e&690

历下亭东南侧,有古柳一株,巍立湖岸,已逾160岁高龄,枝干已枯,枝干外皮处萌生嫩枝,鹅黄柔绿,枯木重生,实属罕见。


http://s13/mw690/a47c2d92gd2ec546e0c6c&690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作《古历亭赋》被用隶体书写刻石,镶嵌在历下亭右前方壁上,落款为:“历下后学王仲武书,时年八十有七”。这篇赋首先描写大明湖的美景:“凭轩四望,俯瞰长渠;顺水一航,直通高殿。笼笼树色,近环薜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然后回忆唐代盛况:“旧题始于老杜,新亭结于盛唐。方其盛也……”这盛况曾几度中衰,直到后来重建,历下亭重现了往日的辉煌:“此鸳鸯水暖,长开君子之花;宪节门高,复种先生之柳。地如滕阁,伫佩玉而鸣銮;人比兰亭,更流觞而泛酒……”结尾处写道:“噫嘻!于今百年来,再衰再盛,恰逢白雪之宗;焉知千载下,复废复兴,不有青莲之后哉!”文中“白雪”指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字于鳞,济南人,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坛领袖,后七子代表人物,独领文坛风骚二十多年。“青莲”指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蒲松龄希望历下亭能够永远屹立,山东文风长盛不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