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与来鹤坊
http://s5/mw690/a47c2d92gd19bc09778c4&690
(本文图片均选自网络,鸣谢拍摄者与收藏者)
为趵突泉撰文题咏者,既有皇帝和各级官吏也有历代文人墨客,佳作甚多。如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写道: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他有咏《趵突泉》的诗作:“绕栏惊视重徘徊,流水缘何自作堆?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深通沧海愁波尽,怒撼秋涛恐案摧。每过尘怀为潇洒,斜阳欲没未能回。”诗句酣畅淋漓,对于这天下第一泉的刻画相当到位。
施闰章是清代著名诗人,自顺治十三年起任山东提学道四年,在此期间,遍览济南名胜古迹,留下许多题咏之作。他曾依巡按之命负责疏浚泉池辅槛以砖,重修来鹤桥施丹涂漆,历时三月告竣,百姓踊跃来观,极一时之盛。
位于趵突泉池东侧的来鹤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天启年间和清顺治年间都曾重修,均为木质,现为平板石桥。探栏观水,感游鱼之欢畅;倚栏观山,凭飞鸟而翱翔。晨迎朝晖,纳旭光之萦萦;暮送夕阳,随倦鸟而趋趋。施闰章所作《重修趵突泉记》中有“凭栏周瞩:仰而见山之清,俯而见泉之洁”的赞誉。
桥南端有“蓬山旧迹坊”,也称“来鹤坊”,为明代天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两柱一梯,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匾额。坊体古朴典雅,两侧为清澈的泉水,翠柳轻舞,景色清幽。并镌刻有楹联:“趵突新词千尺剑,蓬山旧迹数行书”(此联现移至泺源堂)。我在青少年时期常来这里,初见“蓬山旧迹”四字时甚是迷茫,后来求教长者始知其意。东海神山不过传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
http://s2/bmiddle/a47c2d92gd19bc5293c31&690
明代诗人济南许邦才在《丁丑春日再过泉亭酒家二首》第一首诗中写道:“趵突泉头卖酒家,板桥迤逦跨河斜。东风解得丹青意,画出垂杨间杏花。”写的是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春天他再次来到趵突泉边来鹤桥上,只见酒家的酒幌迎风招展,杨柳吐翠,红杏闹春,那醉人的春风好像擅长绘画,画出名泉丹青之作。他紧接着写了第二首:“吼雷喷雪更流霞,味比中泠特地嘉。醉后诗脾浑作酒,旋烹雀舌摘藤花。”泉水喷涌,声如雷鸣,状似雪喷,其味特佳,堪比久负盛名的镇江中泠泉。诗脾可解为诗心或诗兴,酒酣之后,诗兴勃发,诗兴与佳酿融为一体。旋即烹煮泉水冲沏雀舌(毛尖茶),再去园中采摘藤花,这藤花可是上好的佐酒佳肴呀!观景、听涛、饮酒、品茗,置身于佳泉美景,沉醉于佳酿美酒,诗兴大发,挥洒题咏,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惬意,他真不愧为以诗酒著称的雅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