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杨开春:仙高岽胜迹碑记

(2023-05-12 11:28:03)

仙高岽胜迹碑记


点 校:陈汉强 邹文清


名山,四大中尤物也,造物常秘之。非大德高禅则眉宇不开,或开矣而声光不发,或发矣而福祚不延。故创始守成,俱堪勒垂于不朽。

仙高岽,故奥区也。始祖御牒僧月空和尚,挂锡黄崔巍,遥望本山,郁葱多佳气。有明嘉靖二年,爰偕徒大智和尚,广募十方,诛茅而定址焉。维时草衣木食,不假他求,而规模已立矣。越再传为法藏和尚,戒律精专。受陈娘娘懿旨,炼磨伏牛山,给宝炉,赐紫衣,授以《华严经》《地藏经》而归。自此钵资殷实,法器俱全,因建楼舍,焕然新之。三传而若山,丁万历时清丈,升报寺饷,亦一节也。四传宝印和尚,辛勤积累,广置产业,东至土猴屻,西至密竹凹,南至鸡心屻,北至牛串须坑,寸土悉属本山,功绩视列祖为大也。     

及皇清制世,宝印衣徒见辉,承祖丕基,更新门院,涂茨之功居多云。逸虚深者,宝印徒孙,见辉其师也,率众徒似玉流中鲜也,各尽心力,振起丛林,梵宇田业,以渐而增。方其光前裕后,骎骎乎昌隆而未艾也。惟恐易世后,代远无征,或忘其所以,请余书其事于石,因备陈颠末,以寿诸珉。

 

【注释】

(一)此碑文亦载民国《连城县志》卷八《名胜志》“仙高岽”条。

(二)民国《连城县志》载:“仙高岽,距丰图、芷溪、下车、陈坑俱十余里,距乐江、崇儒各二十余里,地居三险之委。前明时,辟为丛林,梵宇连云,僧徒指千,田数十顷,游人络绎不绝。”

(三)《先高岽胜迹碑记》撰文者为杨开春。杨开春,字寅占,号蠢山,连城芷溪草坪人,芷溪杨氏九二郎世系十二世裔(杨氏九二郎世六世在芷溪开股),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生,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崇祯十五年进邑庠(秀才)。

(四)民国《连城县志》卷八《名胜志》“仙高岽”条记载:光绪壬寅,有自署“元逸氏”者,来仙高崠复庵,赋诗而去,附识于此。诗曰:

洪炉天地炭阴阳,金水堪明铸剑方。

倘使阳升无妙旨,补天端不借娲皇。

绶加龚臂兰无色,米折陶腰菊有瑕。

高士案头三尺雪,几人光映到梅花。

勤王末辈愧奇猷,难把沧桑残局收。

作个逍遥云外客,笛声吹过太平秋。

太行西去访仙家,软玉扬鞭拂杏花。

不学小儒拘束态,有奇山水便停车。

问津谁解泛灵槎,乱雪堆峰日吐华。

画舫六朝人醉月,流觞三晋梦题花。

深尝世事都无味,醉卧湖山尚有家。

黄犊一犁欣得所,春来闲去课胡麻。

据邹文清《“元逸氏”是何人——连城芷溪仙高岽化名诗作者考》(载《连城文史资料》第49辑,2022年刊印)一文考证,上引诗句(12句),实为6首七绝,“元逸氏”即清末芷溪村人、副贡黄雪丰(1863—1929年)。

(五)杨昊泰诗曰:“路入仙高第一山,杖黎徐步扣禅关,老僧为说浮生事,五十无闻空自闲。”

(六)上杭马头山至道禅师在此修道数年,曾撰联:

岽高仙语近,隔断红尘,何须温泉洗耳;

地僻人踪远,放开青眼,且看金石点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