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郭祥正诗
(2023-03-04 12:20:37)读郭祥正诗
今晨阅今版《郭祥正集》之《次韵元舆〈临汀书事〉三首》:
其一
福抚开山罢戍兵,我朝仁泽始流行。
岚烟蒸湿同梅岭,地脉逶迤接赣城。
花木藏春先腊拆,儿童要寿半岩名。
如今太守真黄霸,里巷歌谣善治声。
其二
碧瓦参差几万间,重楼复阁更回环。
城池影浸水边水,鼓角声传山外山。
凿落斗倾元弛禁,秋千争蹴未容闲。
史君得意同民乐,日拥笙歌倒醉颜。
其三
近郭溪山最可游,雨晴天气返如秋。
人携羽扇防浓雾,马惜鞯泥涉浅流。
竹叶要翻金盏底,梨花偏称玉钗头。
卧龙胜事堪图画,迥压闽南七八州。
作笔记如下:
一、南安岩王
《其一》末有小字注:“岩名,谓南安岩王”,是对诗句“儿童要寿半岩名”的注解。
发现注解有一别字。
心想此字应是今人误辨所致。遂登录国家图书馆,查宋刻本郭祥正《青山集》,而其文恰恰就是“岩名,谓南安岩王”,原来并非今人误辨。
这个别字是“王”,其实是“主”字,所谓“南安岩王”其实是“南安岩主”。
南安岩主,即武平南安岩(狮岩)定光古佛。与郭祥正同时代的黄庭坚、惠洪,分别作有《南安岩主定应大师真像赞》《正月六日南安岩主生辰》等诗,均称“南安岩主”。郭祥正亦作有《南安岩》诗。
“岩王”之误,显然在于后人。
花木藏春先腊拆:腊,腊月;拆,开也。客家话有“bi ca”, 其字即“堛坼”(bì chè),本义为土块开裂,引申指裂开。
儿童要寿半岩名:很有意思,“要寿”应指家长为小孩祈求长寿,这与旧时儿童夭折率高有关,《临汀志》即载官府设有举子仓。家长为小孩祈寿,很多人就用定光古佛(南安岩主)名号有关之字来给小孩取名,大概是“佛生”“佛宝”“佛金”“佛来”“南生”“定古(牯)”之类吧。正如汀人崇信妈祖,故名多“马”字:马子生(妈祖生)、马金生、马木生、马水生、马火生、马土生、马福生、马宝生……
定光古佛早在北宋汀州的影响之巨,也由此可窥一斑。
凿落斗倾元弛禁:斗倾,今版作“门倾”,误“鬭(斗)”为“門(门)”了。斗(dòu)倾,即斗酒,争相倒酒,与下句“争蹴”对仗。凿落,即凿络,以镌镂金银为饰的酒盏。元弛禁,元,始也;弛禁,即放宽禁令,此“令”即宋代所行的禁酒令。
二、陈元舆诗
汀州通判郭祥正“与守陈公轩相欢莫逆,每于暇日联辔郊行,觞咏酬酢,诗文累百余篇”(《临汀志》)。从郭祥正诗题,可知陈轩(字元舆)作有《临汀书事》。
《临汀志》之《山川》《题咏》,载有陈轩诗:
一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
二
居人不记瓯闽事,遗迹空传福抚山。
地有铜盐家自给,岁无兵盗戍长闲。
诗一已成为赞美汀州的名诗句。
上引两诗,从郭祥正诗可知,其实节选于陈轩所作《临汀书事》,并非完整诗篇,而是分别都出自《其一》《其二》的第二、三联。即“一川……无名”四句,对应郭诗的“岚烟……岩名”;“居人……长闲”四句,对应郭诗的“城池……容闲”四句。
又,陈诗“瓯闽”有作“瓯越”者,误。闽,古为平声,音同“民”;越,古为入声。所在诗句第六字,需平声字。另,瓯越是一地,瓯闽是瓯、闽(瓯越、闽越)两地,正对应下句福、抚两州。
郭、陈之诗,透露了北宋汀州的很多历史消息,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