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篇里约奥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观后感
(2021-07-16 14:49:31)
2016年里约奥运会
古典式摔跤比赛观后感
周三下午,国家古典式摔跤队观看2016年里约奥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通过观看奥运会古典式摔跤的比赛,结合本队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古典式摔跤的站立抢夺上中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相比,(特别是欧洲)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站立抢手中的绝对力量不足,不能有效的控制或者说是较好的应对对手的外拿和插捧。抢手中基本上处于被动,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特点控制比赛。
造成绝对力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日常训练中的对抗强度不够,由于日常训练中的对抗强度不够,不能有效的提高站立抢夺的对抗能力,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影响抢手能力的提高,制约技术动作的发挥,同时不能适应外国运动员的节奏和风格,造成比赛中经常被判罚消极的局面。
(二)抢手技术有错误或者说是存在误区。古典式摔跤由于没有可以抓握的服装,也不象自由式摔跤可以抱腿,所以只能在对方的腰部以上使用技术动作。一是通过对方腋下的插捧,锁抱对手的肩颈,或则里外抢拿对方的单臂控制对方,通过双方的变化寻找使用动作的机会。站立抢夺看起来是在手上争夺,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抢夺有利的把位,为使用进攻技术捕捉机会。奥运会比赛中外国运动员的得分技术也很少,其原因是应为双方抢手实力相当,或则说对方没有破绽,而没有使用技术的机会。但是,在对方一旦出现漏洞就能快速的抓住机会进攻或者反攻。例如一场比赛,红方在蓝方突然使用“潜入抱腰”技术的瞬间,利用对方一条腿跪地时身体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果断反攻,使用借力的动作将对方摔倒得分。这场比赛6分钟,仅仅有这么一次机会,而蓝方能够果断的把握机会大胆反攻得分。这种意识是在长期训练中养成的意识和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在这些方面缺乏能力和意识。在抢夺对抗中无论对方出现什么样的失误,我们一律是推搡,而不去反攻得分。这是我国古典式摔跤目前最大的悲哀和不足。是直接制约我们能力提高的瓶颈。这种能力不提高,古典式摔跤在世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一句空话。
二、对于裁判员的行为不能有效的应对。
裁判员在比赛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奥运会、世锦赛,包括世界上任何一种级别的比赛大同小异。国际式摔跤并非一方净土,裁判照样存在问题。如何适应和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中国式的智慧。如何尽可能的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或者减少到最小程度,是决定能否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比如,明明知道裁判对自己不利,那么在比赛的各个环节都要时刻注意。例如在跪撑进攻时就要快速发动进攻,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否则裁判就会快速吹起,不给你得分的机会。反之,在跪撑防守的时候就不能按照常规的节奏防守,特别是自己觉得时间已经很长,裁判应该吹起来的时候,稍微一放松就会容易失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例子我们已经有很多教训。另外,在站立摔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被裁判多次判罚消极,需要掌握抢夺的手法和节奏,尽量不给裁判理由判罚自己。另外,要做到承认事实,用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因裁判不公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能否做好这些是考验一个运动员心理和意志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