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百五十八篇国家古典式摔跤队冬训第十五周总结

(2021-03-27 19:43:31)
标签:

体育

总结

国家古典式摔跤队冬训第十五周总结

3月28日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出发,奔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参加东京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了。今天的会议是我们冬训最后一次总结会,也是出发前的动员部署会。

本期的冬训从去年12月8号开始到出发比赛整整112天。一百多天的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并不是太长,但是,这一百多天的时间绝对是不可重复的一百多天。是一段难忘的,刻骨铭心的时光,这一段的经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和回忆的。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古典式摔跤队在北京奥体中心的封闭训练,整整一百多天我们没有离开这个阵地。大家集中精力,集中心思,踏踏实实的练习了一个完整的冬训。今年的冬训我们的任务和以往不同,不仅仅是体能和技能的备战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东京奥运会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参加的重要赛事。对于展现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是体育界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

春节期间我们舍去了和家人、朋友的团聚,坚持战斗在训练场上。这些舍弃和付出为的是什么?因为,我们担负着国家的任务,古典式摔跤项目发展的任务,各省、各单位的任务和每一个人的梦想。一百多天的时间,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有伤病,有疲劳,有困惑,有无奈,甚至有动摇。但是,最终我们坚持走了过来,无论是在思想上,体能上、技术、战术上都有了一定的升华和收获。这些收获是大家努力坚持的结果,是顽强战胜软弱的结果,是思想得到升华的结果,是奥运会上取得更大成绩的基础。

今年的冬训我们对于古典式摔跤项目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古典式摔跤的训练做了新的尝试。通过实践大部分队员站立技术的得分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明白了站立抢夺的目的是要获得有利的把位,是要捕捉有利战机运用进攻技术,是通过强攻迫使对方消极,是利用边线战术获得优势。

一百多天的时间我们总共安排了16周的训练,其中大运动量的训练占到三分之二。冬训中,我们贯彻总局的要求,强化体能,恶补短板,重点加强了绝对力量的和有氧耐力的练习。在技术训练上,我们以提高站立得分能力为主的强攻训练,跪撑训练中我们提出一分不输的概念,要求做到积极移动破坏对方的中心,通过多方向的移动防守,提高了跪撑防守能力。

在训练要求上我们提倡上好每一堂课,解决好每一个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训练效果。在训练和比赛指导思想上我们提出:以最终战胜对手为目的地的训练和比赛指导思想。通过这一段的实践检验,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冬训收到较好的效果。

还有四天我们就要出发了,4月9好比赛就要开始。这十几天的时间是中国古典式摔跤的关键时刻,是对我们这一段时间训练理念,训练效果和训练水平的检验。赛前阶段的调整和心态是至关重要,要求大家高度重视,积极备战,从思想和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打好这次比赛我讲几点意见。

一、相信自己,目前看绝大部分队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首先是站立抢夺,我们不比任何国家水平低。部分队员能够在抢夺过程中把握机会进攻得分和反攻,在跪撑上我们更是强于对方,跪撑滚桥的强攻和移动防守是我们的强项。能否打好比赛,关键是临场发挥。是决心,是意志,是战术准备和应变。

二、做好细节,为打赢比赛奠定基础。比如,科学控制体重,包括饮食,科学安排这一段的训练节奏,比赛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对手的分析要到位,战术应变要灵活等等。

三、比赛中的战术运用,这个战术就是赢得比赛,无论对手是强是弱,都要认真对待,都要坚定胜利的信心,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以最终赢得比赛为结果。

四、全队上下团结协作,个人项目集体作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同志们: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成功同在。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就是胜利。整整一个冬训,该说的我们都说了,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大运动量我们承受了,一万米我们也跑了,体重我们也降了。面对疫情的严重形势,不远万里到异国他乡,我们为的是什么,仅仅是坐飞机,吃西餐,国际旅游吗?我相信所有的同志都应该清楚,我们是去战斗,是比赛,困难肯定会有,难度肯定不小。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定目标,就有能力战胜任何困难和对手。俗话说“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希望这次比赛结束后,大家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和后悔,每当我们回忆这段往事,大家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为中国的摔跤事业做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祝我们成功。

最后,感谢在家的队员和教练,还有自费陪练的队员和工作人员,你们为国家队的训练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代表国家古典式摔跤队对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