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百五十三篇冬训第十一周总结

(2021-02-20 08:55:34)
标签:

体育

总结

 

冬训第十一周总结

20212月21日

冬训第十一周暨赛前训练第一周,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情况较好。一是大家认真刻苦,投入度较高,二是对于站立得分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加强,个别队员的技术风格发生明显变化。三是伤病情况大为好转,部分老伤老病逐步恢复,四是基本做到上好每一堂课,而且每天都有收获,所有这些为我们下一步的训练奠定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队员的体能明显提高。比如李一鸣的4000米变速跑(100米冲刺+100米慢跑)连续几次冲在前面,显示出较好的速度耐力。这种情况一是体现运动员 训练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说明无氧耐力的水平明显增强,否则想快也快不起来。还有130公斤跤运动员孟令哲,在完成4000米变速跑之后,3000米计时跑仍然在13分40秒完成,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巴图也是在完成4000米变速跑后,3000米计时跑仍然达到10分30秒,所以这些都充分证明古典跤冬训体能训练的效果。当然还有其他队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对于我们打好今年的各项比赛增强信心。

本周两次教学比赛,效果明显不同。一是认真程度,二是对抗强度,三是战术意识,四是技术变化。有些场次虽然胜负仅在伯仲之间,但是反映出整体的实力和经验。比如,孟令哲合肖棣的一场比赛1:0结束。仅仅是一个出界得分,就是一分之差导致一场比赛的胜负。这场比赛可能是教学比赛,也可能是全运会的冠亚军决赛,甚至是奥运会的冠亚军之争。 从场面上看,孟令哲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未能控制局面,肖棣在被动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瞬间的变化不到十分之一秒,但是这个变化反映出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技巧、经验和智慧,这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另外一点是非常可喜的,部分队员的站立技术风格开始有所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向着古典式摔跤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作为古典式摔跤项目的训练者,我们首先要明白古典式摔跤的特点和特性。古典式摔跤不同于自由式可以抱腿,也不同于柔道和中国式摔跤有衣服可以抓握。古典式摔跤是既不能抱腿又没有衣服抓握的情况下进行的角斗。那么只有锁抱住对方腰部以上位置和控制住对方的双臂,只有在这些部位的争抢中寻找技术动作的使用时机。我以前讲过,古典式摔跤的技术运用技巧是抱的越紧越好,贴的越近越好。这就需要在站立抢夺中通过插捧搂抱和里外拿臂时抱紧,拿紧,通过各种手法控制对方,在控制与反控制的变化中使用技术动作。上周训练中个别队员在实战中连续使用“正面锁肩颈过桥摔”这些技术的特点正是古典式摔跤的精华所在,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尝试,并且见到成效。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技能不是数学,一加一等于二,学了就会用,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千万次的熟练才能掌握。一是要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更重要的是提高使用的能力和把握时机,两者缺一不可。

通过教学比赛,我们想到一些问题。

一、边线战术的运用是一种综合能力,不能是单一的,直接了当的和意图非常明显的。简单说,就是不能让对方感觉出你的真实意图。要体现出是一种无意识的,偶然的和顺其自然的想象。其实是战术的体现,是技巧的运用,是真假结合和战术运用的结果。

二、边线战术的运用不仅仅是主动而为,包括被动时局面的应对,特别是反攻技术的运用。这种反攻技术的运用不是提前想好的,而是条件反射,这些能力包括意识和技巧相结合。意识指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认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反败为胜的可能,技巧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平时训练的经验积累,平时训练时没有尝试,在比赛中想使用和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在训练中要将战术意识贯穿始终,只要是对抗,只要是比赛就需要战术,就需要想方设法赢对方,这种意识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在比赛中形成条件反射。

三、在比赛中如何应对各种风格不同对手,是我们赛前训练需要解决的重点。

1、比如,对方是单纯的顶撞、拉带,根本不出手。我们如何应对?左架对左架,左架对右架。

2、对方善于插捧、搭扣、锁抱,如何应对,左架对左架,左架对右架。

3、对方习惯做绕臂转移和潜入抱腰等技术如何应对。左架对左架,左架对右架。

4跪撑的几种状态的应对。(对方进攻) 一是抱腰滚桥,二是变向滚桥,三是后面提抱,四是反抱躯干,五是侧提抱和骑抱提,六是跪提抱,如何应对。反之(对方防守)身体紧贴垫子、扣手、夹紧臂、爬行移动、踹腿、夹腿、勾腿等等防守技巧。在比赛中这些情况都可能遇到,如何解决,都需要在训练中加以解决。

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需要运动员随机应变,重要的是体现一个快字,快速处理,果断处理,不能三心二意,犹豫不决,左右摇摆,这样就会丧失战机。从目前看我们的技术动作还存在问题,特别是滚桥技术(含强攻、变向、提抱滚),主要是搂抱不紧和身体的姿势有问题,在发力的一瞬间有滑动和松手现象,另外身体的配合,自己腿的技术运用不协调。这些技术细节都要重视,否则关键时候就会失败。

下周的训练是上周计划的继续,主要任务还是提高实战能力,技术训练以对抗为主。适当采用条件对抗的形式解决和强化难点,对于在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本周训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大强度负荷后的牵拉和放松要高度重视,这些看起来无足轻重的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甚至会造成疲劳积累留下隐患。

二是体重的控制,做到循序渐进,有计划,有目的,既要保持体重的合理控制,又能保证营养和水的补充,为训练特别是大运动量训练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三是伤病的级积极治疗。部分队员由于长期的大强度负荷造成关节和肌肉劳损。目前看有很多改善,但是不要掉以轻心,要坚持治疗和康复训练。在坚持正常训练课的训练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特别影响伤病的训练中可以改项和调整。主要目的是保证伤病的逐步好转,逐渐适应比赛节奏。

四是在技术训练特别是站立技术的对抗中鼓励大胆冒险,敢于尝试和改变自己,围绕自己的技术特点和习惯,发展技术动作,要善于隐蔽自己的意图,善于声东击西和真假结合,其目的就是得分,赢人。一切为了打赢比赛,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

同志们:冬训开始到现在已经十一周过去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的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转变,通过大家近期训练的表现看得出来这些变化。

一是训练的主动性提高了,散漫,随意,精神不集中的现象基本没有;二是主动思考问题,开动脑筋,技术风格发生明显变化;三是对抗强度明显增强,特别是大量级运动员插捧能力明显提高;四是老伤老病开始好转,基本上不影响正常训练了。我刚刚接手古典式摔跤队主教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观察,曾经总结了几句话:年龄偏大,伤病偏多,技术单调,战术匮乏。现在看,除了年龄没有变化外其他都得到改变,这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可喜可贺。希望我们继续坚持下去,在古典式摔跤的训练上面走出一条符合项目特点和中国特色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