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篇古典跤国家队冬训第四周总结
(2021-01-03 09:19:47)
标签:
体育总结 |
关于古典式摔跤专项意识培养的探讨
运动项目除了具有的共性以外,都有自己的个性,比如专项意识。球类运动员的“球感”,游泳运动员的“水感”摔跤运动员的“跤感”。这种专项意识和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我的观点是兼而有之。优秀运动员的专项意识除了先天的潜质以外,主要的是后天培养。这种意识是在长期训练中有意识的加以影响,是由教练员指导和运动员的主动而为获得。下面,我们谈谈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几种意识应该如何培养。
一、
主动意识,或者叫主动而为意识,是一切意识的前提。这种意识主导者一个运动员的成长的过程,这种主动而为的意识体现在各个方面。
比如,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总结,主动进攻,主动放弃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和意识的养成对于一个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培养运动员主动意识是教练员日常训练和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主动意识表现在各个方面,有些时候是按照教练员的指导或者要求,而有的时候是运动员经过观察和感悟自己主动而为。
能够按照教练员要求去做的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而自己主动而为则更是难能可贵。有的时候教练员意识不到的一些问题,运动员自己主动而为效果更好。运动员能够主动的完成教练员安排的训练任务,在比赛中主动寻找机会积极进攻,及时总结和纠正不足之处,最终获得比赛胜利和成功,是一名摔跤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
二、
古典式摔跤分为站立摔和跪撑摔。但是,这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部分,而是有机结合的两个方面,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把握是关键一环。站立摔时,将站立技术的运用和跪撑进攻有机的结合,对于扩大战果,形成绝对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完成“夹颈背”技术的瞬间,将对方倒地的状态迅速连接压桥技术,是控制和致使对手“双肩着地”的关键。另外,在抱腰转移成功后的连接滚桥技术,是扩大战果,争取更多得分的继续。所以,在训练中应该有机的将站立摔和跪撑摔相连接和结合是技术训练的要点之一。
三、
从目前我们国家运动员的比赛中看,反攻能力较为欠缺,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反攻意识不足,二是反攻技术欠缺。反攻技术和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反攻技术的欠缺,导致反攻意识的不足。技术支撑战术,没有反攻技术的练习,缺乏反攻能力的培养导致反攻能力和意识的不足。即使对方进攻技术出现错误,我们也不能及时的把握时机发起反攻,从而丧失机会。在日常训练中强调反攻技术的使用,研究反攻技术的时机与要点尤为重要。当对方发起进攻的时刻,也是对方最为危险的时刻,我们能否抓住有利时机发起反攻是把握比赛场上主动权的关键。这里不谈具体技术,只是提倡运动员在反攻技术上加强训练,提高防守反攻能力。
四、
古典式摔跤比赛是在规定时间内,规定场地内使用有效技术得分获胜的比赛。在规定场地内发起进攻有效,否则无效。如果一方运动员在比赛中退出比赛场地,按照规则规定就要失分。所以在比赛中控制比赛节奏和场面,利用边线逼迫对方出界获得技术分是非常重要的战术之一。目前古典式摔跤技术单调,很多比赛站立不能得分,仅仅靠裁判判罚消极获得一分和跪撑机会,许多比赛结果是一比一,而最后得分的运动员往往获得胜利。在比赛进行到胶着状态,双方均无法得分时,利用边线战术取得胜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日常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利用边线得分的习惯。这种习惯包括场地概念,掌握摔跤技术中的“欺、拿、相、横”等能力和突然发力迫使对方出界的意识。
五、
古典式摔跤有效得分为5、4、2、1分。很多比赛往往是1分之差决定胜负。由于古典式摔跤禁止抱腿和禁止使用腿去进攻,所以使用技术的机会较少,技术成功率较低。很多技术得分在2分和4分之间,所以在比赛中养成得大分意识很重要。这些意识是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的养成。比如使用“过肩摔”时注意抱紧对方的胳膊,有意识的将对方背部着地,还有使用“过胸摔”则注意动作幅度和转体,技术动作一气呵成,将对方直接处于危险状态。有的时候一场比赛难得有一次机会,而获得一个大分动作可能决定该场比赛的胜负。
六、
国际式摔跤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对手处于“双肩着地”而获得绝对胜利。致使对手双肩着地的技术就是“压桥”。很多运动员不注意压桥技术的运用,使得本来可以形成压桥技术的机会而丧失。压桥技术的形成都是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变化而来。有的是直接的,比如使用“夹颈背”将对方摔倒后可以直接形成压桥技术,有的是在对方在逃脱“危险时刻”中变化形成的,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环节,重要的是一种意识,在双方争夺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机会和使用正确的技术形成“压桥”状态。我在压桥技术的讲解中强调,“压桥”不是“打铁”而是“揉面”,是一种“听劲”和“柔劲”,不是生硬的楞劲。这种能力和技术需要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的体会和感悟。总之,提高压桥意识和能力,有时会使得比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
我在博客第二百三十三篇“比赛战术点点滴滴”中谈到,要善于改变进攻速度和善于运用第二次进攻。为使得比赛进攻顺利,必须学会变换进攻速度,也就是比赛节奏。要能够按照自己比赛节奏把控比赛,在发动进攻前要不时地改变进攻节奏,或快或慢,其目的就是不让对方感觉自己的意图,不适应自己的进攻节奏,对于自己发动的进攻没有防备。
一场比赛6分钟,分上下两个3分钟。能够在第一个3分钟既能战胜对手最好,如果比赛进入焦灼状态,要善于把控场上局面,抢手节奏有快有慢,在自己得分领先情况下不急于冒险,但是要抓住对方急于得分的心理,抓住对方的漏洞果断反攻,进而扩大战果。如果自己得分落后于对方也不必表现着急上火,急于得分的状态。必要时可以显示示弱的状态,使对方放松警惕露出破绽。在发动决定性进攻的技术前可以做出声东击西,真假结合的动作以迷惑对方。总之,比赛不是一种固定模式,没有提前预判的胜负,可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结果。把握节奏,掌握主动,坚定获胜的信心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八、
“先抢手、先拌绊、先得分”是国家柔道队前主教练刘玉琦老师对于比赛战术的倡导。这种比赛战术的布置其实就是领先比赛得分的意识和要求。试想,比赛中自己得分总是领先对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不急于强攻得分对于保持体力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反之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所以,比赛中得分领先意识至关重要。要求运动员养成比赛先得分的习惯,比赛始终在自己得分领先得情况下进行,这种习惯和意识是获得比赛胜利的先决条件。
训练的目的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取得成绩的关键是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其中就包含这些意识和习惯。这些意识和习惯是在日常训练中有意思的培养而形成,有的是运动员自觉的,有的是教练员教育和指导,有的则是整个队伍的良好氛围。这个氛围既是,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
希望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培养运动员专项意识上开动脑筋,主动而为,从而使训练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