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篇国家古典式摔跤队第三周训练总结
(2020-12-27 09:54:16)
标签:
体育总结 |
国家古典式摔跤队第三周训练总结
2020年12月26日
本周是冬训第三周,主要任务是强化体能,熟练技术。运动量大,强度中。总体完成情况较好,绝大部分队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大家对于古典式摔跤站立技术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手法的变化和技术动作的使用时机开始尝试。但是,问题仍然不少。今天我们的总结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主题是:像我们这样训练(包括环境,体制),拿不到世界冠军是否遗憾。(换句话说是不是有点窝囊)
今年8月份开始重新回到国家古典跤队,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像我们国家目前的训练条件,保障措施,包括营养,科研,恢复,训练器材,场地等等,应该说在全世界也是一流的。我们的训练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运动量,大强度。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进步不大甚至退步呢。这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反思的问题。运动员、教练员常年坚持训练第一线,过节也不放假,周日也不休息,许多队员带伤带病,咬牙坚持。教练员更是白天黑夜坚持跟队训练管理,孩子管不了,老人不能照顾,夫妻不能团聚,家也顾不了,钱也不多挣,到底为什么,我们这样付出有意义吗?
我们的训练不能为了完成训练任务而训练,比赛没成绩,回来再总结,低水平的循环往复。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思想认识问题。要在在训练思路、把握规律、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科学安排运动量、强度、超量恢复,最后在训练效果方面下功夫。否则我们的训练就是随意的、盲目的、不可控的,走的就是弯路,毫无意义。
下面我们谈三个方面:
一、
国家古典式摔跤队在训练的思路上,首先要充分认识古典式摔跤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现在规则的规定和倾向,研究经常变化和修改的规则对于古典式摔跤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另外,了解国家摔跤队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就是主要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和提高。
古典跤在我国开展近半个多世纪,曾经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是最终没有登上奥运冠军的顶峰。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技术问题还是体能问题,还是兼而有之。是心理问题还是战术问题。原来的成绩是一枝独秀还是整体较高,目前大幅度下滑是什么原因。我们在训练安排上有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目标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是盲目的,冲动的,理想化的,或者是法西斯式的训练。训练安排有没有科学依据,有没有成功范例的参考。
我在前不久的总结中指出,国家古典式摔跤队目前现状体能不足,技术单调,战术意识不强。体能不足不能支撑技术战术的发挥,技术单调导致战术溃泛,战术溃泛导致比赛信心不足。确切的讲,站立没有得分技术,手法千篇一律,跪撑防守单一,进攻乏力。柔韧性,协调性差,导致动作幅度小,技术运用成功率低。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通过分析总结,查找原因,认识到我们的问题和差距。只有思想上感觉到我们的差距,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才能在行动上落实。
第一、古典式摔跤到底需要不需要站立技术得分,站立摔中是单纯的插捧,推顶,等待裁判判罚消极,还是积极抢夺,把握时机果断得分。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等待裁判的恩赐。这个问题是古典式摔跤训练的方向问题,是原则问题,大家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第二、古典式摔跤的手法到底应该怎样去把握,比如中国式摔跤的低手和上手。手法的抢夺是否需要步法和身法的配合,如何配合。
第三、哪些手法会运用哪些技术动作,这些技术动作的使用时机是否和手法的变化有关系。
第四、我们的体能是否能有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
二、
从海南接手古典式摔跤后,训练安排运动量并不大,部分队员觉得运动量有些小。从我的指导思想上讲,一是海南天气太热,出汗多,消耗大,不利于恢复。二是目前我们运动员的能力尚不能承受太大运动量的训练负荷,需要循序渐进,适当安排。我对队员讲:我们可以安排大运动量训练,甚至可以一天四练。首先要明白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是给领导看,还是走形式,为训练而训练,都不是。训练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夺取好的成绩。关键是训练效果,是否真正解决问题,对抗训练是否有强度,特别是实战强度。摔跤比赛不是马拉松,不需要长时间的磨蹭。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最大能力发挥出来,战胜对手为目的。
今年12月8日冬训开始,目前进入第三周。前一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已经有很多运动员感觉疲劳,甚至顶不住了,不同程度的出现伤病,大部分是老伤病复发。 当然,这种心理上的疲劳和真正身体和神经疲劳还不一样。在周三上午的10000米跑的训练上,我明确指出,今天的训练不仅仅是体能训练,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的锻炼。是考验每一个队员的思想和意志,大家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完成今天的10000米,将是一次考验。
那么我们的计划安排是否合适,比如,目前的每周四次力量,两次室外的有氧训练。四次技术,站立和跪撑各两次,主要是熟练技术和在技术对抗中体会和感悟技术运用时机和技术要领。运动量和强度,包括强度曲线,目前采用的双高峰是否科学今后需要在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和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办法,总之,我们在不断的适应后,在不断安排新的内容,包括运动量和强度,造成新的不适应,以达到新的提高。
三、
评价一堂训练课是否成功,关键是训练效果。训练效果的构成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的计划,包括教练员的指导和纠正。二是运动员认真刻苦的训练态度,包括思考和开动脑筋。
国家古典式摔跤队目前的训练基本上达到要求。首先是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方法手段简要易行。几周的训练运动员有一定的感受。一次训练课较好的效果容易做到,难做的是每次训练课都要好的效果,这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而达到这些效果的关键是课前的精心准备,持之以恒的准备。
上好训练课首要是投入,教练员要投入,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技术训练课。训练中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手段,把握什么要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运动员要投入,思想上投入,意志上坚持,训练上认真,从始至终保持高度的精气神。最近我们进行训练监控,心率和恢复检测。从检测数据来看基本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有的队员投入度较高,恢复较快,有的投入度较高,恢复稍慢,有的投入不够,这些长期投入度不高的运动员,训练效果肯定不好,成绩提高肯定会受影响。所以,上好一堂训练课的关键是训练效果,保证训练效果的关键是教练员的精心准备和运动员的全身心的投入。
冬训已经开始,明年的比赛成绩如何,今年的冬训是关键。我们的目的就是上好每一堂训练课,循序渐进的适应运动量和强度。在思考中获得收获,在对抗中提高技能。
今天的队会主题是:我们这样的训练,不拿世界冠军是否遗憾。希望大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