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国古都──诸暨

(2012-04-25 09:06:43)
标签:

杂谈

越国古都──诸暨

 

杨士安

 

    历史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发祥地。而作为越国古都所在地的诸暨,更无疑是这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诸暨悠久历史,可“远溯诸虞夏商周而上”(《光绪诸暨县志》语),诸暨楼家桥遗址(距今6500馀年)的出土文物便证明了这一点。早在越国建立之前,吾邑即为诸稽(暨)国之地。《乾隆诸暨县志》载:“诸暨者,诸暨国之地”。宋《路史》亦将诸暨载入《国名记》篇中。《国语·吴语·疏》:“诸稽之裔,以国为氏”。均说明诸暨曾为古国。直至商代,诸稽国才被灭亡,故韦昭云:“彭姓诸稽,则商灭之”(见《国语·郑语》韦氏解,16卷101页)。传统说法以为,公元前2068年癸卯,即少康22年,封庶子无馀于越(此据1941年版《辞海·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说),自此方有越国之设,迄今固已4000馀年矣。清代考据学家、诸暨郭凤沼云:“窃谓诸暨即诸稽,为得其实。盖大彭、豕韦,近在王室,迭为商伯。诸暨僻居夷狄,故莫之数矣,《路史》于‘高阳氏后’载:‘沂之承有蔇亭,即古暨国,彭姓,其派者为诸暨,有概浦、诸山,隶越’。又于‘夏后氏后’载:‘诸暨,秦县,界有诸山、概浦,允常之都’。按少康少子所封,初在县北一隅,与今山阴、会稽两县连界,自外皆诸暨地也。及商灭诸稽,而夏后氏后并有其地,以至于允常,此实录也。但其谓‘诸暨,高阳氏后,彭姓’是也,谓‘暨国之派’非也。诸暨本二字为姓,鄫城东北之暨国,春秋彭姓之诸国,谓出于诸暨则可,而诸暨不出于暨明矣”。郭凤沼认为越国最早建在诸暨境内的“县北一隅”。其都城当然也是建在诸暨境内的。

据史籍记载,越国在诸暨境内的建都之地,至少有埤中、大部、勾乘等处,但其具体遗址则至今未得确指,而尚待地下文物的出土和更多史料文献的发现。

    埤中为越国早期都城,在诸暨县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篇》卷40载:“夏后少康封少子杼以奉禹祠,为越,世历殷周,至于允常,列于春秋。允常卒,勾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者,是越事吴处”。唐《元和郡县志·江南道·越州》:“诸暨县。望。东北至州一百四十四里。秦旧县也。界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越王允常所居”。《钦定四库全书·浙江通志·建置表·绍兴府·诸暨县》:“周,允常所都”。《万历绍兴府志》:“诸暨县,周越王允常所都”。清诸暨诗人冯至有《允都名教录》之作,意诸暨为允常之都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诗云:“於越流风远,埤中在暨阳;西子音容邈,典范照故乡”。埤中地当今与绍兴县相接之店口、阮市一带。

    大部为越国中叶之都城所在。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载:“诸暨县,越旧都之地也……诸暨东北一百七里大部乡有古越城,周回三里。《地记》云,越之中叶,在此为都。骊宫别馆,遗基尚在。悉生豫樟,多在门阶之侧,行位相当,森疏可爱。风雨晦朔,犹闻钟磬之声。百姓至今多怀肃敬,其迹繁矣”。《光绪诸暨县志·坊宅志》载:“古越城在大部乡。洪亮吉《东晋疆域志·诸暨县》注:……大部乡有古越城”。可以看出,越之中叶,都城大部已颇为繁荣,直至唐代,依然“骊宫别馆,遗基尚在”,栽种于“门阶之侧”、“行位相当”的樟树依然“森疏可爱”,以至百姓依然“多怀肃敬”。当然,道世所引之《地记》一书,时代或应更早。

    勾乘亦为越国都城之一。勾乘,亦作勾无。宋《嘉泰会稽志·山·诸暨县》载:“勾乘山,在县南五十里。《旧经》云,勾践所都也。《国语》云‘越臣于吴,吴更封越,南至勾无’,即此山也。其山九层,亦名九层山。南有勾无亭”。《水经注·渐江水》云:“浦阳江……东经诸暨县,与泄溪合……县临对江流,江南有射堂,县北带乌山,故越地也。先名上诸暨,亦曰勾无矣”。《浙江通志》:“勾乘山南有勾无亭”。清《光绪诸暨县志·坊宅志》载:“勾践栖迹,在二十六都勾乘山麓”。

    至于“诸暨”一词,自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诸暨即今城关一隅;而广义诸暨,则指历代辖境即行政区域之载体,她承载了富饶丰腴的诸暨秀丽山河,也无疑承载了埤中、大部及勾乘的辉煌历史。

 

                                                     1999年9月5日《风景旅游报》3版

 

 

    注:“勾”,本作“句”,故“勾践”亦作“句践”。本书从《辞海》作“勾践”。“勾乘、勾无”等同。

补注:《法苑珠林·敬塔篇》,唐,释道世(?—683)著,引自《四库全书》51卷12页,即总1049卷758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